谈起发明海虹脱壳机,他说并没有当发明家的梦想,而是为了自主创业,不想当一辈子的农民和打工仔。他就是临沂临港区坪上镇许家道村峪村村民赵加康,这个发明他用了3年时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和外借款共计10余万元。但研发成功后,他高兴得3天3夜睡不着觉。
赵加康和他发明的海虹脱壳机。
发明成功时,他3天3夜睡不着觉
28日,在许家道村峪村一处简陋的场院里,记者见到了29岁的赵加康。虽然发明海虹脱壳机已过去两个月了,但他仍沉浸在欢乐中。他高兴地说,如今已卖出去两台机子,家里还剩下1台。机子的出售,说明这3年的时间终于没有白费,让他看到了希望。
今年2月份,经过多次改进的海虹脱壳机试验成功后,赵加康高兴得3天3夜睡不着觉。“这3年,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不甘心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不甘心做一辈子打工仔的想法让我一直咬牙坚持着。”赵加康表情复杂地说。
高中毕业后,赵加康就开始长达七八年的打工生涯。“干过好多工作,年纪小打工也挣不到多少钱,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后来就当了一名电焊工,有一技之长才能养家糊口。”赵加康说,日照离家近,他一直在那打工。
日照有很多海虹加工厂,由于海虹是季节性的,为了能在其它季节吃到海虹,加工厂就将海虹清洗、蒸熟后,晒干、脱壳,加工成海虹干。“海虹脱壳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的,当时我就想着能不能发明一台机器,来节省人工成本呢。”赵加康说,现在他发明的海虹脱壳机,一台就能代替20多个工人,按照一个工人一天150元的工资计算,一年下来节省的成本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多次改进耗时3年,终圆自主创业梦
“我还有一个弟弟,在农村,家里有两个儿子,负担比较重,单靠家里的几亩地想挣钱实在是太难了。”赵加康说,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让父母和妻儿过上富裕的生活,从2013年开始,他便辞职回家,专心研究海虹脱壳机。
“作为一名电焊工,在发明海虹脱壳机上省了不少事,整个机器的外观我都是自己设计的。”赵加康说,但等到真正制作时,完全不是一开始想得那么简单。
赵加康的父亲是个机械工,保留了很多机械方面的书籍和图纸,他又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在父亲的帮助下,我发明海虹脱壳机就容易了一些,但一开始设想的东西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却发现还有好多地方需要改进。”赵加康说。
一开始,赵加康制作的海虹脱壳机的筛子,无法将海虹干和壳完全分开。后来,他根据笊篱的原理改装,用钢筋一圈一圈缠起来一个类似于笊篱的筛子,这样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设计过程中,他注意到筛子虽能完全分离,但海虹干却不能顺利输送出来。后来他将筛子进行倾斜,并在筛子里面焊接铰刀,才将海虹干顺利输送出来。
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今年2月份试验成功,赵加康终于圆了自主创业的梦想。“这3年焊好了改,改了再焊,不知道反复试验了多少次,有时一个地方老是试验不成功,晚上都睡不着觉,做梦都想着怎样才能设计得更好。”赵加康笑着说。
不挣钱还搭钱,进一步生产遇资金瓶颈
“一开始想着发明海虹脱壳机,只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但没想到耗时耗力耗钱,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赵加康说,他不干电焊工,也切断了家里的经济来源。当时刚结婚没两年,父母的积蓄花得差不多了,自家里也没有攒下多少钱。
首先反对的是他的爱人,她希望他继续干电焊工,过安稳的日子。“吵架是常有的事儿,家里只靠那几亩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赵加康说,刚开始父亲是支持他的想法的,但看到他不挣钱还往里搭钱,也开始反对,希望他外出打工挣钱,好好过日子。
但他把家里的钱花完了,就向亲朋借。“大概花了10多万,其中欠了5万元债,但我想大不了不成功,再去打工挣钱还。”但他认为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前功尽弃。
如今,虽然试验成功了,但想扩大生产规模却遇到了难题。“这几年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想扩大生产规模就需要资金,否则就要卖一台做一台,举步维艰。”赵加康无奈地说,资金成了绊脚石,他正想着寻找投资者或贷款扩大生产规模。
“没有成功时天天做梦都想着快点如愿,研究成功了也愁得慌。”赵加康说,不过,他已给海虹脱壳机申请了专利,希望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记者 庞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