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9月23日讯(YMG记者 曲彩云 摄影报道) 70多年前,蓬莱老人梁恒力因为父母都在前线打仗,和姐姐被送到乳娘家里代养。70多年后,梁恒力老人想念乳娘,通过央视《等着我》栏目,找到了当年乳娘家的哥哥,俩人相见抱头痛哭,这泪水浸透着喜悦,也满含着悲伤。
《等着我》帮老人圆梦,找到乳娘家的大哥哥
梁恒力回忆,自己的父母都是八路军,在前线打仗,就把自己和姐姐托付给了乳娘。“从生下来就是乳娘抚养我们,一直到稳定了,安全了,才交给育儿所。”梁恒力说,自己在乳娘家长到了4岁,从没吃过自己妈妈一口奶,全是吃乳娘的奶长大的。梁恒力回忆姐姐在乳娘家长到一岁左右时,和乳娘家的孩子一起患了天花,乳娘照顾姐姐多一些,结果她自己的孩子去世了。“这是救命之恩啊!我们心里始终记得自己是老百姓养大的,现在也是70多岁的人了,再不找就怕没有机会了。”说话间,梁恒力老人老泪纵横,“找到乳娘也是母亲的遗愿,我想找到乳娘,再叫她一声妈妈。”
梁恒力当年跟乳娘分别,是因为乳娘要到胶东东海医院去做护士,不得不把俩孩子送到了育儿所。“恒力醒了以后找不到乳娘,大哭一场。”梁恒力的小姨还记得当年那揪心的一幕。“家里妈妈”是梁恒力和姐姐对乳娘的称呼,自己的亲生妈妈反而叫做“外面的妈妈”。“如果我们住在外婆家,或亲戚家,被日本鬼子搜到,都不能活到现在,乳娘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乳汁的养育,更是生命。”梁恒力说。
最终,节目组为梁恒力老人找到了当年乳娘的儿子,也是自己当初的大哥哥,而她的乳娘,已经在多年前去世了。“70多年呀,70多年呀。”梁恒力老人当年的大哥哥喊着这句话,禁不住老泪纵横,两个人抱头痛哭,感叹终于相聚,也感叹这相聚的时光来得太迟。大哥哥说自己的妈妈临终时还念叨着曾抚育过的两个孩子,可惜没有找到。
育儿所养育了1000多名革命后代
抗日战争时期,不少革命妈妈生了孩子却无法随身带养。为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保证革命后代健康成长,胶东行署和胶东妇联共同研究,决定筹办一处战时胶东育儿所。
1941年冬,胶东妇联派苏政同志到荣成的一个村庄做育儿所的筹备工作。1942年春,育儿所搬到牟海县(现乳山)东凤凰崖村。1942年7月,组织派张福芝同志到育儿所任所长,胶东育儿所正式成立。同年9月,育儿所又搬到了牟海县田家村。
当时,送到育儿所的孩子大都在哺乳期,为来所的孩子寻找不脱产的乳母就成了育儿所的首要任务。在当时的环境下,带这些孩子不但要吃苦,而且还要担很大的风险,可是育儿所工作人员在与当地党组织和妇救会联系后,很短的时间就在周围比较偏僻的山村找到了一批乳母。为了便于战时掩护,孩子们都被乳母领回家喂养。
育儿所工作步入正轨后,入所孩子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1944年,育儿所将工作人员分成了总务组、医务组和巡视组三个小组,总务组负责生活供给,医务组负责到孩子们的居住村为孩子和乳母检查身体,宣传卫生知识,防治疾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关怀下,先后入所生活的1000多个孩子,无论是生活在乳母家还是生活在育儿所里,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希望在养他们的这片母爱圣地重新相聚
抗战胜利后,为了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1946年2月,遵照胶东行署的指示,育儿所第一次把60多个断奶的孩子集中到莱阳过集体生活,其他100多个小一点的孩子仍然分散在农村抚养。1946年末,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胶东的进攻,胶东行署机关从莱阳转移到马石山一带。敌人的进攻被粉碎后,育儿所的孩子又集中到田家村,令人惊喜的是,孩子无一伤亡。1948年春,经胶东行署批准,育儿所从山区搬到离乳山县城较近、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带———腾甲庄村。
解放后,育儿所的绝大多数孩子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根据上级批示,除少数工作人员调离外,其余全部同孩子一起移交给乳山县,改名为乳山县育儿所,受乳山县人民政府领导。1955年8月,乳山县育儿所撤销,原胶东育儿所的9个孩子却一直没有找到父母,最后由乳山县机关工作人员领养。
时隔半个世纪,仍有4个孩子没有找到亲生父母,想起育儿所的经历和妈妈们的精心照料,这些老人就禁不住泪流满面。他们希望有朝一日,当初在育儿所生活过的孩子们能够再次来到当初养他们、爱他们的这片母爱圣地重新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