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信用联社菏泽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
2007年7月,张效节来到菏泽,半年后全面主持农信社工作,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带领菏泽农信人,向着“全市乃至全省一流金融机构”迈进。
5月13日,省信用联社菏泽办事处主任张效节做客本报财金工作室,畅谈菏泽农信工作。他充满信心地说——
信用社 立信用 谋发展
为上访户“买单”的故事:两年前,成武县一教师认为一笔19500元的贷款非亲笔签名,与当地信用社产生纠纷,四处上访。张效节知情后,严查深究,最终证实该教师曾经和几个人合伙贷款20000元做过生意,但查不到贷款借据,19500元的贷款是一内部人员(已开除)冒名顶替办理的。令人想不到的是,处理结果是两笔贷款都由当地信用社“买单”。用张效节的话说,这些钱就当交学费,吃了亏以后不会出现类似违规违纪的事情。做银行的首先要讲信用,树立起“诚信”的大旗,铸就一个诚信品牌,形成良好的信用循环,何愁客户不拥戴你,何愁没有市场?
良好的声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安身立命之本,因为银行业是靠公众信心来支持,靠的是一种信任。如果没有良好的声誉,在公众中缺乏信任,银行是不可能存在的。张效节深谙其中的道理,戎马半生的金融生涯告诉他,信用就是每一个员工的饭碗子,就是信用社生死存亡的杀手锏,作为省联社菏泽办事处的主任,他有责任抓好这最关键的一课,这一课先从员工的观念、风气抓起。
严格治社,自身优化。菏泽农信社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严打违规违纪行为,大力维护信用社多年来建立的“铁帐、铁款、铁制度”的“三铁”形象。
诚信是金,客户为大。金融危机期间,他们对困难企业“放水养鱼”,向困难企业“雪中送炭”,与困难企业共患难。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该社已向菏泽增加贷款投放160亿元,为菏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帮助菏泽中小企业渡过了难关。
信用社 连三农 情无限
老支书邀请喝粥的故事:去年2月份,张效节和副主任杨春河一行冒着严寒到鄄城县董口镇前园村进行走访慰问,向他们送去新春祝福,该村村支书非拉着他们去家里喝玉米粥不可。老支书说信用社就是村里的大恩人,来尝尝自家的饭,心里高兴。张效节说,喝碗粥是小事,但和农户建立一份深情厚谊却是大文章。
近年来,为调查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充分了解县域经济发展趋势,提升农村信用社社会形象,每到春节期间,菏泽农信社就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联谊活动。市信用社带头,联社班子成员、部室经理及基层社主任深入基层,到村入户,与村委和村民广泛开展“结对子”活动,征求意见及建议。县联社班子成员对企事业单位存贷款大户进行拜访,基层社主任对优质个人客户进行走访,客户经理对重点客户群体进行回访。
不仅如此,菏泽农信社创新开展了“百千万”富民工程,即在全市各县、区分别培育“100个文明信用示范村、发展1000名致富带头人、带动10000个农民专业户”,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找准支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支农服务产品和模式,采取龙头带基地、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加社员的方式,全力助推农业产业链发展。至今年4月末:农业贷款余额239亿元,新增农业贷款30.38亿元。
信用社 今非昔 展宏图
一个客户的感慨:5月初,一个客户碰到张效节,感慨地说,以前谈生意谈业务是花钱专门去茶社,现在牡丹区联社营业部的营业大厅比茶社环境还好,优雅舒适,还安全。
近年来,信用社对内部投巨资实施网点改造,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对外树立形象履行责任,多次邀请国家级交响乐团来菏,提升菏泽城市文化品位。
由内而外的系列举措,让农信社实现了华丽蜕变。
农信社改革发展轰轰烈烈,声名远播,全国多家联社来菏泽参观学习,菏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均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市信用社和多家县联社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省级“四好领导班子”和省级先进单位。今年4月份,菏泽农信社被市政府授予“菏泽建市十周年经济建设突出贡献奖金奖”。
“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全部营业网点实现现金区、非现金区、客户休息等候区、产品展示区、自助服务区等5个及以上的功能分区;配备大堂经理、理财师,配置自助设备、排队叫号机、客户满意度评价系统等;金融服务点辐射所有自然村、专业市场,布设POS机、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电话转账机;健全电子化服务网络,开办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广泛发行信通卡。全市所有营业网点全部达到标识规范统一、功能分区合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基本标准,打造全国第一家带早餐的银行。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方面,都达到省内一流水平,让菏泽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金融服务。”谈及未来,张效节信心满怀。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菏泽农信社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联社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业务发展步伐,力争全年投放贷款60亿元,为菏泽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刊记者 高登福 刘莉
(责任编辑:刘嵩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