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3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于力 李铮 张逸飞)2016CBA总决赛终于“平安”地落下了帷幕,管理部门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尽管今年的总决赛仍如以往“有惊无险”,仍如以往在“喧嚣和嘈杂”声中结束。
这些仅仅是2016CBA总决赛的基本事实,留给广大球迷和中国篮球的,却不全是决赛场上的快乐与激情,还有一幕幕赛场外令人尴尬的场景:球员与球迷的互斗、辽宁三名球员24小时成都沈阳的往返、篮协“和稀泥”式的处理结果……这一切,甚至一度掩盖了总决赛的光芒。
总决赛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但这背后折射的CBA的“疯狂”则不应该被官员、俱乐部、球迷和媒体等诸多角色不约而同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回顾21年发展历程,正是一部CBA的疯狂发展史。在疯狂发展的同时还有一次次疯狂的事情发生:球员场上的殴斗、裁判时常吹响的让人看不懂的“迷魂哨”、管理缺位引发的混乱等等。
而这,实际上显示了CBA“伪职业化”倾向并未得到纠正。
CBA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化体制,正如同改革之前的中国职业足球一样,“管办一体”的中国职业篮球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关于中职联公司、CBA公司、中国篮协、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等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到现在还是让人看不清。或许是因为利益之争产生的非职业化的体制,必然导致管理机制的非专业化。
回顾以往赛季多次出事,如果头几次没有处理好,还有情可原,连续多次处理不好,作为一个职业化的联赛,就只能让人质疑是管理机构的问题。
篮球作为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球迷,火热的联赛在球迷的支持下也正努力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如果因为权利、利益之争导致规则制度有缺陷、管理不专业,只能让中国篮球与职业化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