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一城四乡 > 文化

秦海璐谈重排《四世同堂》 回归舞台很愉悦

2011-09-06 11:32:00 作者:黄维 来源:人民网
“我回来演话剧是2007年,觉得应该回到排练场给自己充充电,话剧给予你的和赋予你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这个可能和拍影视说你拿多少片酬,有多少媒体采访你,有多少闪光灯闪,那个东西不太一样。”国家话剧院演员秦海璐今日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如是说。

    演员秦海璐今日做客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黄维)“我回来演话剧是2007年,觉得应该回到排练场给自己充充电,话剧给予你的和赋予你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这个可能和拍影视说你拿多少片酬,有多少媒体采访你,有多少闪光灯闪,那个东西不太一样。”国家话剧院演员秦海璐今日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如是说。

      人民网文化频道近期将开展国有文艺院团巡礼系列访谈。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国家话剧院演员秦海璐今日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以“新剧场、新起点、新时代、新国话”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中,针对网友提问:您是从一个院长的角度来分析,您觉得应该把这些更有名的明星请到话剧院来参演。海璐老师,当初您参演话剧的时候,好象是您的影视圈的黄金期,当时是什么吸引到您要把一些时间放到话剧的领域?是什么让你作出了决定?

      秦海璐表示:“首先我是一个话剧演员,时不溜到话剧那里趟趟水,挺好。当然,在你一段的影视表演环境当中,作为演员可能是不停地在创作人物,但是其实它是没有让你充分创作的空间的。对于一个演员自身的素养和要求,以及创作过程当中的锤打,就是否定与被否定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其实影视是很难给你的。我回来演话剧是2007年,觉得应该回到排练场去给自己充充电,否定自己的过程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而不是一味地别人说你好,说你对。其实是在排练《红白玫瑰》的过程当中,你发现其实你自己的判断是对的,是正确的,而且是在剧场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观众对于你的一个反馈,然后你的那种热情的迸发,在瞬间的连续性的和演出时候的直观的交流,其实是影视也不能给你的。就是你在舞台上得到了一种愉悦感,那种愉悦感可能是在你上大学的时候,或者刚毕业去演出的时候,在没有人生感悟的时候,是体验不到的。但是你作为一个成熟的演员的时候,能够和他直接沟通上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愉悦,有点上瘾。所以,两年后又开始做《四世同堂》,其实你自己达到的也是这样的一个东西。”

        秦海璐说,“因为话剧其实相对比较柔和,它有一个很长的创作期,它很延绵,观众从走进剧场的时候,他也在进入扮演观众的角色,所以,那一个氛围,并不是一个很平面的屏幕或者荧屏给你的,而是一个盒子、一个空间。我们在排练场上经常会这样,说聊会天,聊聊生活,聊聊感悟,有的时候可能会对这个戏有特别大的帮助,而并不是说像今天来了,15场戏,八页纸,必须排完,必须演完,它比较延绵,情感比较厚重,传递的时候相对来讲比较稳,所以是不太一样的。作为演员来讲,我可能比较留恋这样的东西。”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