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研(照片由本人提供)
张研作品《边陲小镇》
张研作品《山妹子》
张研作品《五月五》
大众网菏泽4月11日讯(见习记者 安超群)在机关单位工作十年,放下心爱的画笔,张研感到对未来迷茫的痛苦;十年后潜心作画,每一笔的构思都是痛苦的。当他完成每一幅画作时,总能体味到极大的快乐。
工作十年重拾画笔
1994年,张研从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大学期间,他选修了美术专业。毕业后,他在菏泽某事业单位工作了十年。这十年间,他几乎没再拿起画笔。
“那十年感觉自己就是在混日子。”张研说,无论兴趣还是性格方面,他都觉得自己并不适合那份工作。
“迷茫的感觉是很难受的,虽然心里清楚我就是喜欢画画。”张研找了大学导师谈话,导师直言:“你只适合画画,不适合从政,也不适合经商。”
多方考量后,张研跟爱人描述了自己打小画画的梦想。他给妻子说了一条明确的路,包括三年和五年的规划。
2005年,张研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研修水墨画。2008年,他又考入北京大学蒋彩萍工笔重彩创作工作室。
2009年,中国美术协会举办“金陵百家”全国美术画展,张研的国画《五月》拿下了金奖。
跳出迷茫,看到清晰的未来
“其实,认准一条路,一直走下去,会少走很多弯路。”张研说,重拾画笔之后,他拜师学画花了很多钱。获得国家级金奖之前,一直没有从画画中得到过任何经济回报。
因为自信,所以从不怀疑。张研坦言,生活有时候会让人动摇。画家的处境会影响作品的质量,很多同行因为各自的生活状况改变了原本创作的方向。但是,看准方向不放弃,成功才不会特别晚。
“彼时,经济来源只有自己的工资,我的爱人、家人给予过我很多方面的支持,导师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帮助。”张研说,这段时间他跳出了迷茫,因为可以看得见清晰的未来。
用现在否定过去,压力犹存
2009年,张研的作品《五月五》入选中国美术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体育美展。2012年,《农耕》入选了中国文联举办的造型艺术新人展。作品曾在《美术》《环球时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并在山东、甘肃等地多次举办个展、联展,作品还被各画院、展览馆、画廊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尽管如此,张研的压力从未消减,时常会有危机感,而且经常用现在的作品否定过去的作品。“过去的压力是挤进强者队伍,现在的压力是自我提升。”
张研擅长人物画。“人是最有意思的。”他说,每一笔都是一次创作,每一次创作都是痛苦的过程。人物画的灵感也是长时间积累出来的。这需要精力,还得心静。
43岁的张研告诉大众网记者,二三十岁的画家善于创造和探索新的东西。他时常会有危机感,因为有时候年纪会让画家桎梏在传统手法上。
“画画不能采用太多传统的东西。”张研说,“我一直在探索着创造更多手法,让画作更有味道,享受到更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