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9月13日讯(记者 刘倩)芦笋产业是曹县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农户种植芦笋已有二十多年历史。近年来,通过持续性深入实施良种工程、信息技术、富民强县等科技专项的实施,芦笋产业已成长为曹县主导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农民致富、财政增收。
20万亩芦笋种植面积 良种覆盖率100%
尽管在曹县芦笋种植有着悠久历史,但由于种植成本较高,亩产量达不到预期目标,老百姓热情不高,总产量形不成规模。省科技厅了解情况后,决定在曹县实施“芦笋良种选育培育计划”,市科技局跟进实施“芦笋科技发展计划”,形成梯次培育结构。
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通过花粉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杂交等过程,研究培育出芦笋新品系,具有优质、高产量、高抗病性、速生性强等优势,一年即可采收、二年进入丰产期,比原来品种提前一年采收,提前一年进入丰产期,芦笋亩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据了解,随着芦笋王子、冠军、硕丰等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全县芦笋种植面积已达到2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产量翻了一番。
获批菏泽市首家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为推动信息化建设,曹县苏集、青堌集等芦笋种植集中区域建立了科技信息服务站5处,购置仪器、设备,培训科技信息服务人员,为种植户提供芦笋种植、栽培、管理以及销售市场信息,让种植户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通过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进一步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为芦笋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推广无土育苗、普遍深耕等新技术10项,建立了100人的芦笋病虫害防治科技特派员队伍。“曹县芦笋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也成功获批菏泽市首家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财政增收1.6亿
自2011年,曹县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实施关键技术突破等手段促进芦笋产业增量提质。
据了解,青堌集2万亩绿芦笋高产高效试验田基地,涉及农户2万户,可带动从业人员3万人,带动笋农人均增收1860元。其1000亩绿芦笋优质高产高效示范田,成立了绿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覆盖农户近1万户,涉及芦笋种植面积近3万亩,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
记者获悉,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辐射带动全县种植芦笋面积已达到20万亩,芦笋产业产值28.4亿元,带动财政增收1.6亿元以上。
同时,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芦笋产业链的拓展。也不断带动芦笋加工企业快速膨胀。据悉,目前曹县以巨鑫源为龙头的芦笋加工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2家,芦笋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先后开发了芦笋饮料、芦笋浓缩汁、芦笋酒、各种风味芦笋罐头等一系列10多种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年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靳红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