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刘亚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3月4日讯(记者 王文文)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各省市医护人员整装待发,时时准备驰援湖北。在疫情期间,人人提起新冠肺炎,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天天和病毒打交道,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直面病毒,严防死守,全力阻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他们被称为是“侦察兵”。3月2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了在这场战“疫”中冲锋陷阵、逆行而上的疾控人。
24小时待命,由一级防护上升到三级防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后,菏泽市疾控中心就立即把需要用到的设备、试剂及防护用品准备好。“原来,我们检验科能操作的有3人,在1月21日下午4点多,我接到了要检测第一份标本的通知,牡丹区的一份咽拭子需要检测,6点多的时候,牡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把标本送到了单位,接到标本后检验科科员李晓寒、雷霁立马穿上防护服,进入实验室,开始检测,经过3个多小时时间,结果出来了。”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启林说,“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与之前的检测,不同的地方在于之前工作人员做到一级防护就可以,而这个病毒的检测需要做到三级防护。”
由于工作需要,菏泽市疾控中心把正在转科的检验专业的研究生刘东晨调到了检验科,这样一来能操作的就4人了,再后来由于人手紧张,菏泽德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又派去2名工作人员协助做检测。这样,他们6个人分成了3组,24小时待命,标本一到达单位立马进行检测,以最快地速度出结果。”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启林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标本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传染源,必须在特定的实验室,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双层乳胶手套等进行核酸提取、体系配制、加样、核酸扩增、判定结果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这期间,一刻也不能放松,既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要保持体力,做好防护。”
在这场战“疫”中,菏泽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放弃假日休息,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担任着与疫情赛跑的病毒“侦察兵”角色,一直奋战在紧张的抗“疫”一线,对他们来说,实验室就是“战场”。在进入实验室前,他们需要花费10多分钟的时间穿上一整套防护用品。“由于护目镜容易起雾,这就会让他们的视线变得比较模糊,操作起来也加大了难度,之后我就想到了自己之前游泳时戴的眼镜,每次游泳前我都会用稀释的洗洁精擦拭一遍,那样效果会有明显改善,然后我就告诉给了科室工作人员,自那之后,他们每次戴护目镜之前都会擦拭一遍镜片。”刘启林笑着说道。
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切实做到“标本不过夜”
自疫情发生以来,菏泽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处理一定量的标本。“工作人员在实验室操作的时间主要是取决于标本的多少,标本多了,那他们在实验室待得时间就会比较长,一组两个人,一人负责提取核酸,一人负责配制体系,有几次他们每组在实验室待了5个多小时,处于连轴转的状态,切实做到了‘标本不过夜’。即使是这样,他们也要按照规定,走出核酸提取区后,立即将防护服等全部脱下,并对实验室及全身进行彻底消毒后才能出去。”刘启林说。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他们就是这样,无所畏惧、无怨无悔。
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检验科工作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直接与病毒作“战斗”,为了让下组工作人员少做些标本,上一组都是尽可能地多做一些。为了节省防护服的使用,他们平时不敢喝水,不敢吃东西。让刘启林记忆犹新地是在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科室人员为了24小时待命,等待标本,他们只在单位简单吃了一桶方便面、两个卤蛋、两根火腿肠,年夜饭都没能和家人吃上。“每次出来,他们都是大汗淋漓,就和夏天热得出汗似的,脸通红,心疼他们的同时,更多地是骄傲,感谢他们为广大市民做出的贡献。”刘启林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刘启林办公室采访的过程中,在沙发上看到了两床被褥和旁边放置的一张120厘米宽的折叠床,原来,这是他在晚上值班时用的,其他工作人员值班时则是睡在安排好的值班室。刘启林作为科室负责人,大小事他都要做到清楚再清楚,无论多晚,都要等到工作忙完才回家休息。
走出实验室基本都处于半缺氧的状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从不退缩,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抗击疫情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科员李晓寒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的也只有2岁多。为了方便防护服穿脱,减少病菌吸附,利于个人防护,李晓寒留了多年的长发被丈夫“咔嚓”一下剪掉了。“不心疼,不后悔。”这是李晓寒的回答。“最难受的就是那个护目镜戴久了会蒙上一层雾气,让我们很难看清楚眼前的东西,但是检测工作丝毫不能马虎,每一步操作都需要非常精准,这对我们眼睛的考验真的非常大。”李晓寒说,“当脱下防护设备后,身上都湿透了,脸上都是戴护目镜、口罩留下的勒痕,整个检测过程结束后,我们走出实验室基本都处于半缺氧的状态。”
检验科的科员刘冬上班已经4年了,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让她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有一次,她午饭没吃就进了实验室。“那次饿着肚子,在实验室里面工作了5个多小时,虽然饿,再加上穿着防护服比较闷热,弄得头昏脑涨的,即使是那样也不敢有丝毫懈怠,那时我提醒自己必须集中注意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就那样坚持了下来。”刘冬回忆。由于她的妈妈是一名医护人员,所以对她的工作比较支持,也表示很理解。同时,她为了不跟两个孩子直接接触,大的送到了孩子姥姥家,另一个则是由孩子奶奶带着。“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跟老大视频,而他也比较懂事,没有哭闹。”刘冬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另外,雷霁、刘东晨与菏泽德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也是24小时待命,疫情期间,他们精准检测,从未有过怨言,从未有过退缩。虽然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勒痕,但也绽放着笑容。“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疾控人,只要疫情没有结束,我们就要一直战斗下去。”刘启林说道。
责任编辑: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