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区县 > 牡丹区

牡丹区22中“名师工程”十年铸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4-01-17 15:58:00 作者:邹爱武 张英良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我是学校“名师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可以说这些年我取得的些许的进步都和名师们、老教师们对我的关心指导不无关系。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觉得要多向老教师和名师们学习。”日前,牡丹区22中学初三英语教师范延方告诉笔者。

    二十二中名师论坛暨名师颁奖

     

      大众网菏泽1月17日讯(通讯员 邹爱武 张英良)“我是学校“名师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可以说这些年我取得的些许的进步都和名师们、老教师们对我的关心指导不无关系。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觉得要多向老教师和名师们学习。”日前,牡丹区22中学初三英语教师范延方告诉笔者。

     

      牡丹区22中学建校30多年来,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从十多年前就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名师工程建设,如今,这所拥有近400名教职工的学校现有省、市、区级名师100余人,并辐射带动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发展和质量提高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为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牡丹区22中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名师工程”,并通过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使大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据校长蒋正林介绍,学校实施“名师工程”以来,培养出省级教学能手14名,省级优质课获奖者和市级教学能手近100名。

     

      为确保名师工程质量,学校立足实际制定了名师工程《管理条例》与《实施方案》,明确名师工程的指导思想、工作目的、评选标准和程序、管理办法,通过公开选拔、公平竞争的原则,从教学一线的教师中选拔德才兼备、教学水平高效果好的教师到名师队伍中。同时,明确规定名师的权利和义务,坚持对名师队伍滚动管理、严格考核,名师每届任期2年,届中每年进行一次基本考核,对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名师”称号。分阶段制定名师活动计划,组织名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案例与论文,参与名师专题论坛,举办名师观摩课,切实发挥名师力量,使他们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凝聚师德、激励同事、辐射社会的良好作用。

     

      梁瑞萍老师199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牡丹区22中当了一名普通教师,如今,已成长为省级名师的她对学校的名师工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深有感触。她说:“说到我们学校的“名师工程”建设,可以说我个人心里充满着感激,我的专业成长直接受益于学校的“名师工程”建设,我是“名师工程”的最大受益者,现在也是这项工作的促进者。今后我会继续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成长,给青年教师做一个好榜样。”

     

      学校通过举办名师论坛、名师观摩课等活动,引导老师们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学生教育等方面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些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又从名师工程的受益者转而成为学校名师工程的促进者,这种良性发展为学校创造了浓厚的教书育人氛围,使名师工程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学校党支部书记、省级名师李玉霞说:“名师工程对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的改变影响很大,校园里出现了人人争当名师的热潮,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关系融洽,正能量得以充分发挥。”

     

      牡丹区22中“名师工程”实施以来,学校把全员参与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岗位练兵和集中培训相结合、长期培养和定期选拔相结合,充分利用名师大力开展科研兴校,有效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了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铸就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区乃至全市前列,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谈起下一步的教师队伍建设,蒋正林说:“为了22中健康持续的发展,学校决定对近几年调入和新聘用的年轻老师加大培养力度,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年轻老师用最短的时间站稳讲台、茁壮成长。他们是22中的未来和希望,只有把他们培养好,22中的明天才可能更加辉煌。”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郭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