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QQ截图20151112090908.jpg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
ee52.jpg
8月4日,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对大众网菏泽频...
aaa-1.jpg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大爱...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焦点新闻
新华人寿总裁万峰:解决好保险业供给侧改革问题
2015-12-10 16:33: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

    11月27日,在“21世纪保险论坛”上,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峰表示,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的改革是当前寿险业供给中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在产品供给改革方面。当前产品供给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品供给量较大,但能够解决保险保障的产品有限。具体而言,目前寿险业产品上千种,存在供给过剩的现象,但能够满足社会大众需要的保险产品并不多。

    二是市场上寿险主流产品的性价比较低;三是寿险产品体现的五个方面利益不平衡:重视股东、客户、公司利益,忽视社会、代理人利益。

    那么,寿险产品供给侧如何改革?万峰建议,首先要树立保险提供保障的经营思想。经营思想要体现在产品上,因此、真正做保险和想通过保险达到某种目的的经营思想一定不同。

    其次,正确选择自己的竞争领域。产品决定保险公司的竞争领域,理财型保险产品将保险至于整个金融领域竞争,保障型产品则只在保险领域竞争。如果还是以理财型为主流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遇到瓶颈——保险业在整个金融领域竞争,没有竞争优势。

    最后,加快产品供给转型,才能实现寿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给寿险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未来20年,我国养老保险有几十万亿的市场;医疗保险每年有几千亿的市场,健康保险也会超过千亿。巨大的市场潜力,也要求必须转型。

    此外,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是未来寿险市场增长的动力。因为稅优政策着力点在养老、健康、医疗,而不是在理财。只有实现了真正的产品转型,才能形成政策驱动的动力,实现业务的大幅增长。

    从国际经验看,税收优惠政策先期给保险行业,后期就开放给相关的金融行业了。如果保险业抓不住机遇,税收优惠政策就行不成行业增长的动力。

    在服务供给改革方面。当前服务供给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视保单客户服务,忽视代理人服务;

    二是重视附加值服务,忽视基本服务;

    三是重视高端客户,忽视普通客户。

    万峰表示,服务供给侧改革,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要做好基本服务。保险公司应该以提供保险保障服务为核心。

    二是要提升代理服务。提升对代理人的服务和代理人对保单客户的服务,而对代理人要向抓业绩那样抓服务。

    三是要打造服务平台。服务就要有平台,如增加门店服务网点,更要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服务平台。

    总之,解决了供给侧改革问题,保险业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否则就没有增长的新动力;发展就会遇到瓶颈,甚至失去发展的历史机遇。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http://sd24.dzwww.com/heze/)、大众网菏泽频道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彭方方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