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菏泽财经

农行郓城县支行以文明建设树企业形象

2013-07-16 15:15:00 作者:滕义友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近几年来,农行郓城县支行紧紧围绕“打造客户首选银行,担当服务‘三农’领军银行”目标,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形象得到显著提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大众网菏泽7月16日讯通讯员 滕义友)近几年来,农行郓城县支行紧紧围绕“打造客户首选银行,担当服务‘三农’领军银行”目标,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形象得到显著提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以社会活动参与度提升农行社会美誉度。开展经常性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扩大农业银行社会影响面,是该行开展文明创建,提升社会美誉度的显著特色。该行除积极主动参加当地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外,还先后举办和协办了2011年“农行杯”全县职工羽毛球比赛,2011年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水浒文化艺术展演“郓城县‘农行杯’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2年郓城县农业银行“迎新春客户答谢会”,2013年郓城县“农行杯”全县职工趣味运动会,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参与者在活动中认知了农行。为扩大农业银行社会影响,该行还借助县总工会每年一次的“春风行动”,通过组织学雷锋志愿者设立“金融产品宣传服务站”,散发宣传资料,解答广大求职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向他们提供银行卡、手机银行等一揽子银行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该行学雷锋志愿者还定期不定期通过开展电子银行“进厂矿、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街道、进农户”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向人民群众进行多种多样、有声有色的营销服务宣传,从而持续扩大了农业银行电子银行规模,搭建了农业银行电子支付体系,服务了城乡居民,提升了农行社会美誉度。

        以精神文明创建力度提升全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增强全行员工的自豪感与归属感,是农行郓城县支行文明创建工作的又一显著亮点。该行每年都根据上年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结合当年上级文明委(文明办)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实施方案,并抓好实施工作。2010年该行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单位”,2011年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授予“第一届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明行业、“人民满意单位”和“优质金融服务单位”等殊荣。与此同时,该行将为基层员工尽心竭力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实施好“幸福家园”工程的主抓手,为基层营业网点建设了小食堂、小休息室、小活动室、小菜园,增发了伙食补贴和车补;为有条件的城区网点规划了小休息室、小活动室,对中午值班员工实施统一“送餐”,从而使支行的“职工之家”,营业网点的“职工小家”真正成为了增强全行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心工程”。近几年来,该行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被菏泽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向全社会传递温暖,树立农业银行责任担当。农行郓城县支行始终坚持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自2009年9月在全市农行系统率先试点惠农卡暨农户小额贷款以来,现已累计营销惠农卡86704张,发放农户贷款9.62亿元,实现了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该行先后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信贷扶贫先进集体”、“服务‘三农’先进集体”。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郓城县潘渡镇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通过在该镇设立“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的形式,强化银行卡、手机银行、网银等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方便百姓结算;强化人民币反假、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消费维权宣传,增强社会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强力营销惠农贷款,扶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先后投资2.8万元,在郓城县张营镇、南赵楼镇建设了两处“农家书屋”,让农民群众空闲之余汲取法律和农业科技营养。为扶持下岗工人和返乡农民工就业,该行还联合县人社局开办了贴息贷款。与此同时,该行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等爱心救助活动,先后向汶川地震灾区和当地困难群众,捐助棉衣棉被2000多件,捐助善款11.6万元。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