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财经频道 > 山东财经

阿里推免费代理加补贴 倒逼山东企业以服务取胜

2014-05-21 15:23:00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吴淑娟
阿里一达通的举动将颠覆外贸服务行业依赖出口代理费生存的方式,倒逼其他企业以服务取胜 “通过报关、收汇、商检、物流等专业化、精细化‘一条龙’打包服务,可以让出口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少走很多弯路。

      打破“出口代理费依赖”

      外贸服务业盈利模式生变

      阿里一达通的举动将颠覆外贸服务行业依赖出口代理费生存的方式,倒逼其他企业以服务取胜

      ◆导报记者 吴淑娟 济南报道

      继投资快的打车、美团等领域并引发行业震动后,阿里巴巴的“烧钱”行为并没有结束。其旗下“一达通”日前宣布,推出免费代理出口并反向补贴出口加工企业。外贸服务行业一场大的变动似乎难以避免。

      补贴诱人

      据了解,从5月13日起,企业通过一达通平台做通关、外汇、退税等业务,不仅不收取代理费,每出口1美元还将获得2分人民币的补贴,网上自助下单的更可获得3分补贴。这意味着,企业通过该平台每出口100万美元,就可获得最高3万人民币补贴。

      一达通原为深圳一家面向中小企业进出口流程提供外包服务的平台。今年3月,阿里宣布完成对一达通的全资收购。

      “我们的补贴目前没有上限,也可能一直补贴下去,欢迎更多企业与一达通合作。”阿里巴巴外贸综合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魏强介绍说,平台整合出口企业的订单后,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并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出口流通环节 ,这就是所谓的服务红利。

      喜忧并存

      此消息 一出,外贸代理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反应截然相反。

      “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出口贸易利润越来越薄 ,这样可以节省成本,提升我们的利润率。”济南某电子出口企业外贸部经理刘建忠20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之前主要通过外贸代理公司做出口,除了需要支付4分至1角人民币不等(每出口1美元)的服务费用,付款等环节都由代理公司来完成,自己不能掌控进度。

      据刘建忠介绍,去年其企业的出口额是1000万美元,支付给外贸代理机构至少40万人民币的服务费。“如果改用阿里一达通平台,不仅省了服务费,还能获得30万人民币补贴,一减一增,实际上多了70万人民币的利润。”

      而对习惯了靠代理费生存的外贸服务企业而言,此举无异于“晴天霹雳”。不少外贸服务企业大呼“狼来了”的同时,纷纷出招应对。

      据了解,浙江大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宁波佑浩进出口有限公司,紧随一达通之后宣布,从6月1日起将免费代理出口并对企业每出口1美元补贴3分人民币;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获得退税融资、贸易融资和最高达100万人民币的小易通信用融资。

      服务制胜

      对于山东的外贸服务企业来说,影响似乎并没有那么大。

      据导报记者了解,截至2013年,山东外贸备案企业达7.8万家,但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仅3.5万家,占全部备案企业的45%。规模小,融资难,缺乏报关、收汇等各环节人才等,让近半数外贸备案企业止步于外贸大门之外。

      “通过报关、收汇、商检、物流等专业化、精细化‘一条龙’打包服务,可以让出口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少走很多弯路。”山东迅吉安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继坤表示,在数目众多的外贸服务企业当中,关键是要靠服务取胜。具体来说,就是要看物流环节是不是顺畅,退税贸易融资成本是不是足够低,融资方式是否灵活。

      山东省商务厅外贸处调研员秦海峰透露,山东已出台《关于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解除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不能做出口退税和融资的障碍,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供“打包”服务,以服务赢得客户。

      “积极应对,或许对整个行业是个促进。”做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全球贸易通CEO 陈建旭告诉导报记者,阿里一达通的举动将颠覆整个外贸服务行业依赖出口代理费生存的方式,带动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但出口流程牵涉到服务质量、买家要求、操作习惯以及一些贸易习惯等很多方面,如果免费之后业务井喷从而影响服务质量,一达通能否长期留住这些客户,值得关注。一旦补贴取消,可能会出现客户流失。

责任编辑:成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