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新闻

牡丹区:让民族文化悄然植根学生心中

2011-11-01 15:45:00 作者:彭方方 邹爱武 来源:大众网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今日,记者刚踏进牡丹区第一小学,就听到了我国传统经典教材《弟子规》的琅琅诵读声。校园里,经典名句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国学的墨香。

        大众网菏泽11月1日讯(记者 彭方方 通讯员 邹爱武)“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今日,记者刚踏进牡丹区第一小学,就听到了我国传统经典教材《弟子规》的琅琅诵读声。校园里,经典名句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国学的墨香。     
        据了解,这所学校从2008年起就在师生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筛选出经典古诗词200首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孟子》等作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把筛选出的的经典诗文系统地分配到各个年级,使经典诵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贯穿于学生的小学阶段,进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文化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而且在学生心中早早扎下了民族文化的根。”在谈到经典诵读的效果时,吴佩英校长高兴地说。     
        开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不仅仅是这一所学校的做法,而是牡丹区教育系统普遍采取的措施。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李峨小学结合经典诗文教学,在学生中开展了以“节约每一度电,做到人走电器关;节约每一滴水,水龙头用后及时关闭;节约每一支笔;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粒粮,做到不随便倾倒剩饭”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勤俭、节约的合格小公民。     
    皇镇中学开发了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内容的系列课程。在“孝”文化课程建设中,让学生感知孝文化、感悟孝道、实践孝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父母、爱他人的高尚品德。      
        登禹中学是以抗日民族英雄赵登禹将军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初级中学。该校以“走将军路”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斥资40万元建设了赵登禹将军纪念馆,创办了校刊《将军魂》报,编辑了《大刀将军赵登禹》一书,他们还与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共享教育资源,并组织学生去北京祭扫将军墓,使赵登禹将军的爱国壮举、民族气节等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灵。     
        “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纽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学生学生身上凝练中华魂、激扬爱国情、树立报国志,是教育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牡丹区教育局局长张团昌说。

    (责任编辑:李 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