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菏泽新闻

牡丹花上的菏泽新区

2011-11-01 19:14:00 作者:荆鹏飞 来源:大众网
如果把菏泽比作一朵牡丹,那么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就是这朵牡丹的花蕊。或者说,牡丹办事处就是牡丹花上的菏泽新区。

        大众网菏泽11月1日讯(记者 荆鹏飞)如果把菏泽比作一朵牡丹,那么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就是这朵牡丹的花蕊。或者说,牡丹办事处就是牡丹花上的菏泽新区。

        牡丹办事处地处菏泽市城区北入口,是菏泽市建设规划新区。日东高速公路、京九铁路、赵王河风景带贯穿境内,市区主干道人民路、牡丹路在此交汇,风光秀丽。辖区内有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中国林展馆等旅游景点,景色怡人。

     

    产业: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以牡丹为主的花木种植业,和以三个牡丹园为主体景区的牡丹旅游业,是牡丹办事处的主导产业。

        牡丹办事处全处花卉种植面积4万亩,是世界最大的牡丹、芍药种植、观赏、销售、科研中心,同时,也是全国主要的绿化观赏苗木基地之一。其中,仅牡丹种植面积就在8000亩以上,牡丹品种近1200个,有80多个品种在国际国内花会评选中获奖,菏泽作为中国牡丹城的影响力因此不断扩大。牡丹办事处年销售催花牡丹23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年销售绿化苗木165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3.3万元。牡丹办事处的花卉苗木还远销美国、日本、荷兰、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

        近几年来,牡丹办事处立足牡丹产业化中心及曹州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的积聚优势,深刻挖掘牡丹文化产业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民文化艺术节,配合市区成立相应指挥部,大力推进了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工程和赵王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培植发展了牡丹书画艺术产业,群众性文化组织快速发展。

     

    建设:农村与城镇齐飞

     

        牡丹之美,在于“红花配绿叶”。牡丹办事处生于牡丹花中,却不完全依仗牡丹花。牡丹办事处更将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摆在工作重中之重。

        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牡丹办事处突出加强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全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环境尽快改善。

        去年,牡丹办事处决定在赵王河以北上海路段东西两侧,统一新建一个可容纳2万至2.5万人口的居住区。经办事处与苏州淅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商,新社区建设涉及星辰、迎春、彩虹、古月四个社区(2160户、8660人)2100亩土地,建设包括四个村民新社区,一个商品房居住区,社区内配套建设办公、幼儿、医疗、文体活动广场、老年活动、商业服务网点等公共设施,计划三至五年内完成。目前,房庄新村现已建设完毕,搬迁任务也已全部完成。邱窑新村、焦庄新村的改建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平房向楼房转变、由村庄向社区转变。

        在城市化建设上,牡丹办事处高起点做好牡丹园南片区、赵王河景观带、桂陵社区城中村改造、焦庄新村、220国道两侧开发的规划设计,重点推出梅园小区、桂陵小区、焦庄新村、220国道商户区、龙田府邸、盛世牡丹庄园、港湾新城、国花嘉园等精品工程,争取将打造成彰显“一城三乡”文化特色、配套服务功能完备的的现代化新城区、新农村。

        截至目前,牡丹办事处已完成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赵王河下游综合治理、房庄新村建设、花园路改造、长城路桥、松花江路桥修建工程,曹州牡丹园南片区开发、赵王河配套工程、太原路建设、桂陵社区城中村改造、游乐园开发等工程项目已完成清点丈量工作。全处整体工程共涉及土地2000余亩,搬迁群众2000余户,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

     

    民生:富民福民乐民

     

        牡丹大美,牡丹办事处也力求大美。大美不在于城市多么漂亮,而在于辖区居民有怎样的幸福指数。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牡丹办事处民生的改善。牡丹办事处已开工建设一所省级规范化小学,即牡丹小学。小学总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

        牡丹办事处还非常重视各项惠农政策,各项惠农资金均及时、足额、公开、透明发放到位,新农合、新农保惠及了全处群众,80%的群众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32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了村村通。

        牡丹办事处连续三年举办了“新春送福牡丹办事处农民文化艺术节”,成立了牡丹戏曲艺术团,组建了32个农民秧歌队,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起色,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规范乡村工作的21个文件精神进行探索和创新,“支部+协会+农户”的基层党建新模式,促进了花卉苗木这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节节攀升,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了60%。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