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和他搭档几乎每天都要在滩区的电线杆上爬上爬下几十次。(视频截图)
中午,老苏和同伴带着干粮、矿泉水、大葱,几乎没有回过所里吃饭。(视频截图)
乡亲们对老苏的电话倒背如流。(视频截图)
“你能记住他电话吗?”
“能记住,15098211790,一有事就打这个电话!”
“对!打电话,他就过来!”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报道,在菏泽市鄄城县,间常常流传这样一段对话。电话号码的主人苏衍伦是一位扎根黄河滩区二十年的电工,他的身上,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可以大书特书的传奇经历,但他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被当地百姓记在心里,口口相传。
48岁电工两根竹竿保住变压器
今年四十八岁的苏衍伦在1991年成为了菏泽市鄄城县供电局的一名电工。由于他负责管辖的十三个村庄地处黄河滩区,管的是10.6公里十千伏电路。“每天巡线四、五公里,六、七天巡一次线路。”苏衍伦说。线路的维护和检修难度都很大,因此老苏和他搭档几乎每天都要在滩区的电线杆上爬上爬下几十次。
“十四台变压器,六百三十一个表箱,三千二百多户,每月查表三天时间,每天早晨五点到晚上七点半,中午我们基本上带着干粮带着矿泉水,带着大葱,几乎没有回过所里吃饭。”苏衍伦的工友称。
记者采访当天,正赶上黄河,跨河浮桥已经被拆除,因此老苏巡完线以后,赶忙来到了黄河岸边,观察他事先用竹竿做好的标记。
“现在是黄河调水调沙期,黄河的水很不正常,每天都往西边掉河。”老苏说,“我是早晨五点钟插的这一根,现在十点来钟,已经掉了一米多了,按这个时间掉,一天得三、四米的往里掉。”
老苏口中所说的“掉河”,当地百姓又称为。每年夏季调水调沙、冬季凌汛来临之际,随着上游水量的不断增大,黄河河道每天都会往两边扩宽,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滚河”。老苏指着河道中插着的这两根竹竿说:“可别小瞧了它们!”原来,2013年,老苏就是靠这两根竹竿保住了眼前这台变压器。
“我们的电工苏衍伦非常细心,他去年发现黄河滚动的时候,提前做了个标志,根据这个标志发现异常情况之后,他就给所里汇报,说这个变压器有可能保不住,要求所里赶快过来看看,别到时候耽误了老百姓的灌溉。”国网郓城县供电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赵亚锋说。随后,相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发现黄河果然一直往里滚,然后根据老苏提的建议,供电公司进行设计改造,把变压器挪到了现在的位置。“经过他这么细心地一个举动,给我们供电所挽回了很大的损失,也保证了老百姓的正常用电。”赵亚锋说。
自掏腰包给别村老人买电扇 阴天下雨来送电
除了工作中细心尽责以外,在生活中老苏也不例外。北王庄的孙大爷今年已经64岁高龄,儿子在外打工,一年回不来一趟,老伴儿又双腿残疾,所以老两口生活非常拮据,家里从来就没用过风扇。
闻讯赶来的老苏立马给孙大爷家送来电风扇。“家里没电了都来给我收拾,一打电话就来,阴天下雨的就来 ,再黑也来……”孙大爷两口说,怕他家断电,苏衍伦甚至连电费都不跟他要。
孙大爷老两口说,虽说跟老苏不是一个村的,可是这十几年来老苏就跟亲儿子一样,不论大事小情,只要通知到他,老苏立马就来。
老苏说,买电扇的一百多块钱在他手里不算钱,但是老人从来没用过风扇,给他买这个风扇让他夏天过得更快乐,老苏也就高兴了。
修电器不收费 老苏电话村里人倒背如流
正值晌午时分,太阳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村民徐金凤跟孩子正准备吃饭,突然发现家里的吊扇不转了。她想都没想立刻就给苏衍伦打去了电话。接到电话不到两分钟,老苏就赶到了徐金凤家。
经过一阵检修,老苏发现是吊扇的电源线出了问题,于是立刻重新换了一根电源线。
“他这人挺好的,什么时候喊什么时候到!”徐金凤说,有时候晚上没电了,一喊老苏就到。
按照供电公司的服务收费标准,村民电表以下不论是电线还是家中电器出现故障,电工进门检修时要收取劳务费的,但是记者注意到,老苏在修完电扇后立刻就走了,并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表以下是该收费的,咱是乡里乡亲的,也没收过他们的费。”老苏说,“要是我收费,收入得比我工资多几倍。为什么不收?乡里乡亲的,给说了就过去维修。”
老苏说,从事二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因为帮别人维修家电收过乡亲一分钱。他始终觉着,自己既然会这一行,懂这一行,乡里乡亲的再收钱显得不厚道。
为了方便十三个自然村的群众遇到用电故障能及时联系到他,老苏在631个表箱上都留下了自己的电话,时间长了,乡亲们对他的电话号码都是张嘴即来,倒背如流。
领导特批应急仓库:老苏的口碑最好
在业务上苏衍伦可谓是技术能手,装表接电、安装配变、立杆架线、排除故障样样精通。他本着对公司、对客户高度负责的态度,干每一项工作,都非常尽心。因此,为了方便滩区群众应急救险,老苏特别向鄄城县供电公司申请了一个旧城供电所滩区应急仓库,而仓库就安在了他家。
国网郓城县供电公司光明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文印说:“我们对物资材料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只是因为这个电工的确认真负责,才特批了这一个仓库。”
推开这间仓库的屋门,不大的房间里整整齐齐摆着一些常用的电料,有绝缘胶布、熔丝、低压瓷瓶,护导线、应急手电等,数量虽然不多,但种类挺全,苏衍伦给记者拿出了两个小本子,一个是入库单,一个是出库单,字虽然写的歪歪扭扭有些难看,但上面清清楚楚的记着物资的来源和去处,足见老苏的用心和细心。
正如李文印所说,老苏服务范围是最广泛的,工作环境也是最差的,但是他的工作做得最规范,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