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正在演出的枣梆剧《母子恨》。该剧讲述了一个十三岁顽童在母亲娇惯放纵下,吃喝玩乐,继而引发血案,走上不归路的故事,道出了“严教是爱,娇惯是害”的道理,彰显出枣梆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该剧从剧本的定稿到敲定演员,再到最终演出,每一个环节,周玉环老人都会亲自指导,前后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
正在表演的是枣梆剧传统剧目《天波楼》。枣梆是山东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东明等县。枣梆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用真嗓吐词,假嗓托腔,真假嗓音截然分开,腔韵悠长,给观众余音缭绕之感。2008年,枣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板胡、二胡、琵琶、低胡、笙等多种器乐,击打出了枣梆剧的伴奏。出场表演的演员年龄大多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而在后台配乐或者操作器械的艺人则多是60、70岁左右的老人,这些老人默默无闻隐在后台,为自己钟爱的艺术已经奉献了近一生。
作为枣梆剧的传承人,周玉环(右)对枣梆剧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枣梆剧可能失传的现状,她与来自山东梁山、郓城、鄄城、河南范县等多地共40位戏剧演出艺人组织成立了菏泽枣梆铭泽剧社,传承枣梆剧。听闻周玉环老人带领的剧社要在大剧院演出枣梆剧,老戏迷们搭伙搭车从辛集镇赶了20多里地前来听戏。演出开始前,周玉环和戏迷叙旧。
前来看戏的观众尽是年长的老者,少有年轻人。周玉环老人讲,如今年轻人对枣梆戏几乎不感兴趣,如何让枣梆传承下来,一直困扰着她。
看了周玉环等20余位老人编排的枣梆剧《母子恨》,一位老人感触颇深,留下了眼泪。
饭后,由于休息的时间有限,有些演员便放弃了休息,你一根我一根地抽起了烟,“解解乏呗。”大爷笑笑说。
中午唱完戏,等观众散去,演员们一天的午饭时间也到了。两个馒头,一碗白带肉,或是坐在台阶上,或是直接蹲着,70岁的老大爷依然吃得很开心。
67岁的周玉华老人负责演奏电子琴,这个跟随他多年的乐器箱不知什么时候摔裂了,周玉华找来了一块铁皮,经过敲敲打打,老箱子又“焕然一新”。
64岁的董瑞连老人负责剧社的所有音响、电脑、显示屏字幕的操作,因为剧社新买了一批设备,董瑞连老人利用午饭后的零星时间,坐在戏台的角落里,研究起了使用说明书。
菏泽郓城县的刘桂英今年也50岁了,由于儿子夫妻俩在外地工作,带孙子的事就交给了她,中午唱完戏,赶忙掰一块馒头喂一下小孙子。唱戏时忙不过来,剧社里的爷爷奶奶就轮番上阵替她照看孩子。
下午的演出就要开始了,因为下午和上午演出的戏不同,才刚刚吃完午饭没多久,演员们便开始化起了装,从最开始抹上厚厚的肉色底彩,到穿戴整齐,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1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就是剧社的“化妆室”,狭小的空间不能容下所有演员,因此,演员化妆时都是分批进行。
两个月前,在菏泽76岁的枣梆剧传承人周玉环的撮合下,菏泽市枣梆铭泽剧社正式成立,共有40名社员。周老说,40人中,很多是年过五十的老年人,尽管周老给他们开些微薄的工资,但远不足以补偿他们的付出。
这些老年票友,对枣梆剧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枣梆戏可能失传的现状,来自山东梁山、郓城、鄄城、河南范县等地的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也守护着菏泽枣梆——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月16日—19日,该剧团编排了《天波楼》、《母子恨》等枣梆剧目,在菏泽牡丹广场大剧院北部上演后,引起群众的热烈欢迎。大众网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他们两天的演出细节,向这些为守护传统文化的老年人致敬。
大众网记者 张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