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中,山东形成了鲁中、鲁南、渤海、胶东、滨海五大根据地,另外还有40个县组成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部分。在党的领导下,山东军民团结一心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不但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加强了山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各方面的建设,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战略作用。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7月7日,全球首个网上虚拟现实抗日战争纪念馆——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即将开馆,纪念馆将通过全景式三维立体动态浏览技术,向全球网民实景再现山东抗日的丰功伟绩、历史贡献。即日起,大众网记者分赴山东抗日根据地,重走山东抗战路,为广大网民、读者讲述难以忘却的山东抗日故事,线下线上同步探营网上山东抗战纪念馆的精彩亮点。
点击进入专题
重走抗战路(10)
樊坝战斗,村民破墙为八路军打开“战斗通道”
樊坝战斗打响那年,刁星环只有12岁,当年他在自家墙上挖开洞让八路军通过。
王传居的爷爷王考绪为八路军提供了樊坝村的相关情报,于1941年牺牲。
当年伪军驻地房屋至今还存在,上面还留有当时战斗的弹孔。
樊坝村以西,紧邻壕沟和黄河金堤。
大众网记者 刘 进
1939年3月初,在鲁西刚刚建立根据地的八路军一一五师第686团,拔除了樊坝日伪据点,全歼伪军800余人。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部队挺进山东后的第一战,樊坝战斗为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拉开序幕。在这场战斗中,村民自发打通了自家院墙,为八路军开辟了一条“战斗通道”,为战斗胜利奠定了基础。今年6月18日,大众网记者来到樊坝村,村里仍然健在见证过这场战斗的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这场战斗。
村民自发打开院墙,为八路军开辟一条“战斗通道”
1939年3月4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第686团冒雨袭入后樊坝村,全歼伪军1个连。此后,经过8小时激战,攻破前樊坝村伪军的炮楼和据点,全歼据点的伪军800余人,活捉伪军团长并击退郓城前来增援的100余名日军。
日军于1938年底侵占郓城,次年1月,伪军一个团占领距县城18华里的樊坝村。村里已是90岁高龄的刁星环老人回忆,伪军八百多人到樊坝村后不断向村民催粮要钱、欺辱妇女,深受其苦的村民纷纷逃离。村里原来有500多口人,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减少至不足100人。
“为保护村民,八路军686团团长杨勇下令在攻击据点时,不动用手里的迫击炮和炮弹,只用手步枪进攻。”刁星环说,整场战斗打下来,八路军没有伤到一位村民。
八路军能顺利拿下樊坝据点,除了战术得当、英勇吃苦之外,也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听说八路军打来了,村民都主动扒开家里的院墙,硬生生开辟了一条进村的通道。”刁星环清楚地记得,战斗发生的当天下午5点左右,他和父亲拿着铁锨在自家院墙上扒开一个洞,让八路军战士通过。通过这条村民自发打开的“战斗通道”,八路军在村庄各个院落之间行进,避开了在村里主要通道与伪军交锋,做好隐蔽,确保了战斗胜利。
今年67岁的王传居,在前樊坝村党支部担任了40年干部,其爷爷王考绪是中共郓城县委最早的一批干部。王传居对大众网记者说,樊坝战斗打响前,王考绪向八路军提供了村里地形、伪军分布等重要的情报,为八路军顺利攻下据点做了重要贡献。
老屋上仍留有当年战斗的弹孔,红色村庄更拥军
2015年6月中旬,麦收的季节刚刚过去,村民开始清点今年的收成。在前樊坝村西头,刁星环和王传居指着一座老建筑向大众网记者介绍,这就是当年伪军主力团的驻地。这处青砖盖成的房屋,除了外围部分墙面后来有些修补,大部分还保留了当时的模样,当年战斗时八路军攻击时留下的弹孔,至今还有三处在墙面上清晰可见。
老屋西侧是深约5米的壕沟,再向西10米左右,黄河的第二道防线“金堤”经过此处。刁星环说,这两道防线,再加上村里四周高高的围墙,是当年八路军攻击据点的主要障碍。如今,村里的大型防护墙早已消失,金堤上的路面也已硬化,壕沟主要在汛期作引水使用。
时间流逝没有让村民忘记当年的英雄。1941年,王考绪在与日军的一场战斗中牺牲,解放后被追授为烈士,后来政府为其在村里立了纪念碑。王传居说,像他爷爷这样的烈士,樊坝村里共有三个。一晃76年,樊坝的战斗故事在村民中间代代相传,这也激励着村民踊跃参军,最近二十年间,樊坝村每年都有年轻人参军,村里的参军总数在潘渡镇也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