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5月21日讯(通讯员 赵效显)自1987年8月,回到自己的母校皇镇中学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皇镇中心校校长肖兴,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踏浪”教坛,显示出改革者非凡的胆识与魄力。在中心校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肖兴同志动情地说:“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的理想,就是让皇镇乡中小学成为全乡熠熠闪烁的明珠,成为农家子弟实现梦想的舞台。”凭着他无私奉献、不懈进取的精神,他的理想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披肝沥胆 出露锋芒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他担任初一两个班级的数学课。当时是每班103人的大班级,一学年结束之后,肖兴硬是凭着扎实肯干的劲头,取得了学生平均分同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后来,他又担任初三的化学课,还做了班主任,在他的辛勤付出下,一些学生开始在省级化学竞赛中获奖,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省、地级化学优秀辅导员,模范班主任。
他坚持学习,参加了大专函授,因为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顺利取得大专学历。2004年,顺利晋职为中学高级教师。
1993年12月4日,他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加激发了不断奋进的决心,他以更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1993年、1996年,他先后两次被评为市模范教师;1995年,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被菏泽市委、市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评为“优秀青年”。
一连串的荣誉,记载着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老师们记得,肖兴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学生们记得,肖老师是不管多少学生,坚持作业全批全改,留下圈点和批语最多的老师。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他翻阅了几十种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教学笔记;他坚持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解难释疑,大幅提高了化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
立足实际 勇担重任
肖兴这种拼搏奋进、永做最好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全校教职工,1996年“四制”改革中,他被推选为副校长,分管教务管理工作。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之后,荣誉依然同他相伴:在几届读书活动中,他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他撰写的德育论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获市二等奖;他带领学校于1999年顺过国家普九验收;他管理的学校档案达省二级标准,个人被评为省级档案先进工作者。
1999年,他在全校教师期望的目光下当选为皇镇中学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新的工作岗位,新的教育形势,给了他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机遇。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肖兴首先从人事制度入手,开始了创造性的改革。学校制订了《教职工量化管理细则》,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每学期从德、勤、绩、能四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考评情况记入业务档案。根据考核结果,实行聘任制度。考核未达标者,依不同情况予以解聘、调岗、分流等不同的处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全新的管理制度,收效明显。
先进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在城东皇镇、安兴、沙土、新兴四校联合评比中,自2000年起,皇镇中学取得连续四年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初三升学率在全区农村中学中一直名列前茅。由于成绩突出,皇镇中学先后被评为牡丹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示范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肖兴决定咬紧牙关,克服资金困难,为学生配备微机室和电教室。2000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达到国家一流标准的微机室。随后又建立了电教室,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二机一幕”(录音机、投影机、银幕)。如今,电化教学手段已被教师广泛应用,皇镇中学也被评为菏泽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
2001年,肖兴通过对其他农村中学的调研,决定借鉴外校先进经验,对皇镇中学实行封闭式管理。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不断完善硬件配套设施,把伙房进行了彻底改造,建造了可供1500名学生住宿的宿舍楼,铺成了高标准的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同时积极对学校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培植了绿化带,设置了高标准的草坪。一系列重大举措,使皇镇中学迅速发展为一所现代化、规范化的学校。
锐意进取 破浪前进
2003年,肖兴同志调任皇镇中心校校长。上级和群众把改变皇镇乡小学教育落后面貌的重任交给了他。
皇镇乡小学和中学有着不同的人事背景。各小学教师多半是民师转正过来的,年龄结构偏大,思想上消极成分较多,学校管理落后混乱,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下游徘徊。要改变落后,就要下猛药。肖兴决意对全乡小学进行大整顿、大调整。全乡11处小学通过民主推荐,调整了7个校长,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工作热情高涨,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出主意、定措施、建章立制、率先垂范,深受师生信赖。一年来,经过中心校和新任校长的不懈努力,皇镇乡小学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校风端正了,人心齐了,教学质量逐渐赶了上来。
针对皇镇乡小学的特点,肖兴积极探索出一条“立足本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切实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把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以德治校与以法治校相结合,学校管理与师生自主管理相结合,定性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为小学教育管理铺开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道路。皇镇中心小学、邢楼小学、刘平坊小学先后被评为“牡丹区规范化学校”。
在推行人本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肖兴强调在小学加强德育。制订了《德育工作计划》,每学期对全乡教师进行师德评比一次,每学年评出师德标兵,促进了教师端正思想,转变观念。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心校大力推进名师带动工程。邀请省市教学能手开展讲学、教材培训、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开阔了教师视野,强化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的信心,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大幅度的提高。
对小学的老教师,肖兴则是从工作上、生活上去照顾他们,关心他们,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给予他们人性化的关怀。付海小学的张广言老师,20多岁的儿子患上了脑血管病,为给儿子治病,张老师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生活十分困难。肖兴一有空就去张广言老师家嘘寒问暖,了解他儿子的病情,询问家中是否有什么困难。逢年过节,他和中心校的老师,带着慰问金、米、面、油,第一个去的就是张老师家。面对肖校长的牵挂和无私帮助,张老师深受感动,儿子病重期间,他也从没有落过一节课。他对同事们说:“肖校长和这么多人关心我,耽误学生的课我心里过意不去呀。”
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改革进取的工作思路,带来了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中心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获得多次市区级荣誉。在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学科竞赛中,皇镇小学多次荣获农村组第一名。皇镇中心校被评为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质量上去了,肖兴接着以大魄力着手改善小学办学条件,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2003-2010年,皇镇乡6处定点小学相继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楼和崭新的教室,全部配备了微机室,建设了操场,进行了校园文化和绿化美化建设,各小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让肖兴在皇镇乡教育发展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2001年至2002年,肖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6月,被评为牡丹区“十大优秀青年”,2003年12月,被评为菏泽市农村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1月,被评为菏泽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个人,2004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10-2013年,肖兴同志被聘为牡丹区督学。2013年,获得牡丹区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2013年,皇镇乡连续8年被评为牡丹区教育先进乡镇。2013年,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2014年,肖兴同志为进一步改善提升全乡小学的教学质量又开始探索适合农村教学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