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菏泽1月8日讯(通讯员 刘福旺)入冬以来,郓城县认真贯彻省市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精神,以兴水、强农、惠民为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全力以赴,迅速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实现了规模、投资、机制和效益的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工水利建设项目581项,投入大型施工机械82台,完成土石方520万立方米。
建设规模实现了新突破
针对今年抗旱防汛和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早谋划、部署和开展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专门班子,经过实地勘测、设计、论证,形成了《郓城县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实施意见》,并报县长办公会议批准。
根据《实施意见》由设计院编制了《郓城县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对苏阁灌区南送水干线、杨集灌区南输沙道、老赵王河上段等县级河道进行清淤治理,长度49.1公里,维修涵闸35座;新打机井700眼,维修配套机井120眼;治理乡村沟渠137条,长度368公里,埋设涵管7023米,新建、维修、配套建筑物209座;建设黄堆集乡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和玉皇庙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计划总工程量达849.4万立方米,建设规模远超往年。
项目投入实现了新突破
县乡两级加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掏出“真金白银”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今冬明春水利建设计划投入14904万元,其中县级财政共投入17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了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粮食增产、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捆绑起来,整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用足用好农村“一事一议”政策,调动农民投工投劳、投资的积极性。通过多方努力,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先行、社会筹资”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稳步增长投入保障机制。
建管机制实现了新突破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对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进行调整加强,成立了以县长为指挥长的水利建设指挥部,并把水利建设列入考核主要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领导蔡维超、李维亚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农建工作,及时召开工程建设调度会议,解决施工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如:1月6日,郓城县县长蔡维超一行到老赵王河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冬季水利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严格规范建设管理程序,用制度规范项目建设行为。
县水务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常驻施工工地,加强对施工一线的巡回检查,搞好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并加强了对乡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水利工程“建的成、用的好、长受益”。
工程效益实现了新突破
今冬明春水利工程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9.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5.3万亩。项目完成后,提高了治理区的防洪除涝和灌溉标准,使该区域免受洪涝及干旱威胁,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改善农作物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年产生效益22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