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聊城庙宇复建:地位和趣味并举

2013-11-20 09:05:00 作者:张和鹏  来源:大众日报
“旧时候,聊城古城可以说是一座‘庙宇博览园’,这次保护与改造必须复建一批庙宇;但在选择上,要重视庙宇的地位和趣味性。”11月15日,谈及古城庙宇复建,聊城市社科联原副主席、指挥部规划设计部工作人员姚绪智这样说。

      □记者 张和鹏 报道

      上图:主体复建已经完工的关帝庙。 

      左图:火神庙庙门遗迹。

      □记者 张和鹏 通讯员 张健 报道

      本报聊城讯 “旧时候,聊城古城可以说是一座‘庙宇博览园’,这次保护与改造必须复建一批庙宇;但在选择上,要重视庙宇的地位和趣味性。”11月15日,谈及古城庙宇复建,聊城市社科联原副主席、指挥部规划设计部工作人员姚绪智这样说。

      据介绍,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复建的,是位于古城西城门北侧的关帝庙。计划复建的有府文庙、城隍庙、万寿观、吊关庙、“狮子头上一座庙”等。前三者能够被复建,主要是他们的地位不可忽视;而吊关庙、“狮子头上一座庙”被复建,主要是考虑到其趣味性独一无二、便于传诵。

      旧时候,古城很多路口都有关帝庙。在西口,因为四角都有民居,不便选址,就有人设计出一个一米见方的木质庙,悬在树上,用绳子升降,这就是吊关庙。民国时期,这个地方还有位菜贩,负责早上把小庙放下来,傍晚把小庙升上去。这样让人兴致盎然的庙宇,古城有很多。像观前街的“狮子头上一座庙”,据传石狮子原是博州衙门前的石狮子,它一红眼就能“陷九州”。人们担心它作孽,就在它头上建了关帝庙以镇压。后来古城迁至现址,石狮也被移到万寿观。观前街的庙,应当是依此仿建。姚绪智说,复建这样的庙宇,能够提升古城的名气、品位,促进旅游。

      ◆史实

      聊城古城的庙宇

      通过地方志对庙坛的记载,人们能了解到旧时聊城古城庙宇众多的情形。清乾隆《东昌府志》记载,府城区共有庙坛78处;嘉庆《东昌府志》记载,府城庙坛总计81处;宣统《聊城县志》记载,府城庙坛总计87处。一平方公里的古城,庙宇密度由此可以想见。

      这些庙宇,有些是地方官府奉旨依典,为地方太平、丰收、兴盛而建。如社稷、风云雷雨、境内山川、八蜡、至圣先师孔子、关圣、文昌帝君、天上圣母、城隍、东岳大帝、龙王神等庙。有些是士民为纪念对地方有贡献、有恩德的官员、神灵而捐资建造。如杨公祠、宋公祠、五忠祠等。有些是民众为某些方面的祈求而建,如送子观音堂。有些是宗教人士募资而建。

      庙宇的祭祀级别,清代有明确定制,分为三等:圆丘、方泽、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天神、地祗、太岁、朝日、夕月、历代帝王、先师、先农为中祀;先医、贤良、昭忠等庙祠为群祀。

      古城庙宇供奉的神灵,多属道教或道教俗神和儒家圣贤。从祭祀形式看,道儒礼仪已相融合。由此可以推知,古城人的信仰有道儒合一倾向。自清末民初始,由于政治、经济、战争等因素影响,古城庙宇渐成废墟。

      (刘洪山 张和鹏 整理)

      ◆传说

      龙王庙的来历

      在聊城古城西北隅,有一座龙王庙。传说龙王庙与古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有关。

      少年傅以渐学习十分刻苦。一年夏天,他出城与学友探讨学问至夜间,返回时忽降暴雨,运河上已没有摆渡的船只。他跑到附近一个破庙里避雨,脱下大褂将书层层包裹,盼着尽早回家。嘴里轻声祷告:“河神帮忙让我回家,傅某发达后定为你建庙宇塑金身。”话音刚落,河中心陡然出现一只小船,一个老汉摇着双浆驶来。傅以渐登船后,老汉说:“阴雨天我从不摇船,今日看到河对岸一团瑞气,所以启船助贵人。”靠岸后,傅以渐急忙答谢,船瞬间已不见。

      若干年后,身为状元的傅以渐到龙王庙上香,看到龙王塑像,猛然发现与当年的摇船老汉十分相像,才明白帮他渡河的就是龙王。想起自己的承诺,便在家乡择址修建了龙王庙。        

      (高文广 蒋鑫 整理)

      ■小调查

      聊城古城牌坊 复建调查结果

      就聊城古城牌坊复建问题,本报征集到的意见或建议主要是:着眼弘扬正能量、不完全泥古复建牌坊的定位很值得赞同。比较集中的意见是:牌坊上的文字,不应使用电脑输出的美术字,而应使用相应的名人手书。

      对古城庙宇复建问题,您有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邮箱:dzrblcxw@163.co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