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祖国边陲看粮人:零下25度值班 收音机听春晚

2014-02-03 09:06:00 作者:于潇潇  来源:大众网
2014年春节期间,大众网记者将深入城市、乡村、厂矿企业、车站码头等基层岗位,采访工人、农民、普通市民,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社情民意,记录感人故事,体验基层群众所需所求,全面展示基层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展现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生动景象,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节日状态,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风大的时候,屋外的风车呼呼转,张洪文就会多巡查几趟。他说,恶劣天气容易出问题,更要注意。记者 于潇潇 摄

    下午1点,张洪文又在巡查路上。记者 于潇潇 摄

    雪地中整齐的粮囤。记者 于潇潇 摄

    编者按

      2014年春节期间,大众网记者将深入城市、乡村、厂矿企业、车站码头等基层岗位,采访工人、农民、普通市民,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社情民意,记录感人故事,体验基层群众所需所求,全面展示基层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展现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生动景象,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节日状态,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新春走基层
      祖国边陲看粮人:零下25度值班,收音机听春晚

      大众网佳木斯2月3日讯(记者 于潇潇)大年初一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在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抚远县的中央储备粮抚远直属库,几名“看粮人”却在这里度过新年的第一天。在零下25度的低温下,他们凌晨3:00就要起床,一天巡查七八次。在他们心里,守好粮库是“天大的责任”、“国家的粮食不能有任何闪失”。

      凌晨3:00起床,零下25度低温下巡查

      大年初一,阖家团圆的日子,对于住在祖国东北边陲的张洪文来说,这只是他的一个普通工作日。

      凌晨3:00,59岁的张洪文就已起床,拿着手电筒走出家门。他的一身行头,除了贴身的保暖内衣和棉袄外,还包括一件厚羽绒服,两层棉裤和一件军大衣。门外零下25度的低温,尽管“全副武装”,扑面而来的寒风还是让他不由地瑟缩了一下脖子。

      出门,骑上自行车向着粮库的方向出发。住处距离粮库大约5里,没有路灯,张洪文把手电筒挂在自行车前方,骑了20分钟。

      凌晨3:30,他到达粮库自己的值班室,和值夜班的邱师傅换班。邱师傅走后,张洪文拿着手电筒,绕着他管辖范围内的31个粮囤里里外外转了一圈。

      张洪文非常负责任,每天除了检查有无可出现的突发现象以外,还要检查粮囤是否出现破损、泄漏等情况。今年冬天雪大,粮囤中间积了厚厚的雪,张洪文踩着自己的脚印,深一脚浅一脚地认真转了一圈,花了近半个小时。没有发现问题,他回到值班小屋,翻出一包方便面啃了起来。因为粮库内严禁烟火,所以他的早餐一般是自带干粮。

      这个值班小屋约有4平方米大小,里面摆放着一张50厘米宽的板床,一张桌子和一架电暖气,墙上挂着一台收音机,桌子上有一只烙了“马年吉祥”的葫芦。张洪文将剩余的方便面用水泡软,端到门外喂养六只新生的小狗。这个粮库距离最近的乡镇也要3公里,人迹罕至,到了冬天,放眼望去,除了整齐的粮囤,就是茫茫的雪野。为了看家护院,也为排遣寂寞,张洪文和同事单福山收养了30多只流浪狗。

      张洪文的窗前还立着两架自制的风车。每当风车呼呼转得飞快时,他就要频繁地查看粮囤,“任何恶劣的天气都可能造成损失。”张洪文告诉记者。

      早晨5:00,张洪文又拿上手电出门去巡查。平均每小时一次,到下午3:30下班,张洪文要绕着粮库走上七八趟,茫茫的雪地上踩出两行深深的脚印。

      守着收音机过年 值班室里“听”春晚

      在距离张洪文的值班小屋500米处,是同事单福山的值班室。同样4平方米的小屋,桌子上的收音机里,正重播着马年春晚。

      “除夕没有时间看啊,”单福山憨厚地一笑。他告诉大众网记者。他在粮库工作已经有4个年头,这四年里,每一个春节,他都是在值班室里度过。没法看电视,只能靠听收音机来补偿。

      今年春节,单福山的4个儿女从长春、大庆等地赶回来陪他过节,而除夕夜“守岁”对于单福山和张洪文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知道他第二天要起早工作,孩子们都没有陪着父亲看春晚,吃过年夜饭就各自休息。

      单福山的值班室门前种着一棚葫芦,这也是他打发寂寞的一个手段。经过春夏的精心伺弄,秋天架上会结出很多葫芦,最多的一年能结出400多只。葫芦收好后,他和张洪文闲时会在葫芦上烙画。

      单福山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4年多,眼见着粮库发生变化。粮囤的建设越来越先进,粮库也在不断扩容。他指着东南方向的一片开阔地告诉记者,那里又将建6万平米的粮囤,周边十几个乡镇的粮食都运往这里。

      2013年秋天,黑龙江省多地遭遇了洪水灾害,粮食也遭遇减产。而本着对农民余粮应收尽收和不拒收、不限收的原则,粮食基本做到了颗粒归仓,从储粮量来看,单福山并没有感受到粮食库存比往年减少多少。

      在单福山的门前,一面已经有些残破的五星红旗迎风猎猎作响,这是单福山从办公室要来,特意放在门前的,“我们是在替国家看粮食,”说到这里,单福山显得很是自豪。

      大众网记者问两位“看粮人”,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不嫌辛苦吗?尤其是赶在春节期间?

      “那可不行。”张洪文回答得斩钉截铁,他说,工作就是要负责任,特别是为国家看粮,“国家的粮食,不能有闪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