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出口渐入谷底有订单也不敢接 草编大王欲补市场之缺

2014-02-03 09:16:00 作者:隋翔宇 曲旭光  来源:大众日报
大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工厂内一片寂静,工人们已经在腊月26放假回家了。1月29日,在有着“草编大王”称号的莱州市草编协会会长郑金波的金莱草艺品厂,偌大的厂房里只剩下郑金波和门卫两人。

      大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工厂内一片寂静,工人们已经在腊月26放假回家了。1月29日,在有着“草编大王”称号的莱州市草编协会会长郑金波的金莱草艺品厂,偌大的厂房里只剩下郑金波和门卫两人。
      让工人们早早放假,郑金波说,一方面是工人忙碌了一年都不容易,应该让他们休息下;另一方面也是无奈,目前厂子里没有需要赶制的订单。
      今年58岁的郑金波从小跟老人学草编,从事草编加工已经40多年,见证了草编行业的兴衰。他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草编业处于低潮期,以他的工厂为例,目前仅剩下20多名工人,仅能算个“作坊”,年销售额也从前几年的1000多万元降至400多万元。
      莱州有着中国草艺品之都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草艺品生产、加工地,从业人员10万多人,鼎盛时期年出口额达一亿多美元,“莱州草编”的名片在世界叫响。然而,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原材料紧缺、从业人员减少等给草编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整个行业逐步走入谷底,以致“有订单、不敢接”。
      一个普通手工包出厂价8美元左右,到了终端市场销售价大约在40-50美元,多年来,收购价一直未提高,但人民币一直升值。同时客户对产品质量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草编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日益缩小,不少企业和从业人员纷纷转行。
      作为一种环保的生活用品,草编产品一直受发达国家消费者青睐,而勉强维持生计的企业在面对国外纷至沓来的订单时,却要瞪大双眼,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亏本”。郑金波的企业目前只敢承接一些低端消费品的订单,以规避市场风险。同时,草编企业纷纷谋求直接与国外终端销售市场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的“苛扣”。
      “纯手工制作行业走低不可避免。”郑金波认为,作为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莱州草编来说,应该给予更多关注。郑金波拿出了一本他收藏的上世纪40-50年代的草编样本大全,上百个草编样本令人叹为观止,郑金波说,他仅知道几十种草编的编织技法,很多现在已失传。
      草编业处于低谷,郑金波并不一味悲观。他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有着浓郁胶东特色的手工艺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购买能力增强,开拓国内市场势在必行。2014年,他计划研究开发适合国内消费的高端草编产品,告别单纯依靠国外市场的“一条腿”走路方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