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泉城农业公园明年将建成开放 可认领开心农场

2014-02-19 10:46:00 作者:  来源:山东商报
济南市委市政府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于昨天上午在龙奥大厦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市重点项目安排的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知,今年围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济南市将安排包括泉城农业公园在内的共5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年内计划投资11亿元。泉城农业公园建成后,将成为继“泉城公园”“济南植物园”“济西湿地”“园博园”后,济南人休闲养生的新去处。 记者李人杰实习生曾庆雪泉城农业公园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为延伸,按“1+2+3”的产业模式建设。“1”主要是指农业基础产业:粮食生产、花卉蔬菜、粮食良种、畜禽良种业等。

      济南市委市政府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于昨天上午在龙奥大厦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市重点项目安排的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知,今年围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济南市将安排包括泉城农业公园在内的共5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年内计划投资11亿元。泉城农业公园建成后,将成为继“泉城公园”“济南植物园”“济西湿地”“园博园”后,济南人休闲养生的新去处。 记者李人杰实习生曾庆雪泉城农业公园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为延伸,按“1+2+3”的产业模式建设。“1”主要是指农业基础产业:粮食生产、花卉蔬菜、粮食良种、畜禽良种业等。

      “2”是指饲料、农药兽药、奶制品加工等。

      “3”主要是指旅游业和物流业等服务业,促进产业融合,形成五业并重、三产融合、四季兴旺的旅游产业园区。

      整体园区预计明年竣工

      在地理位置上,泉城农业公园也极具亲民性,被称为“市民家门口的公园”。据了解,该公园位于长清区与济南市区交界地带,园区东、西两处出入口分别与104国道、刘长山路延长线长清段相连,在道路交通上与市区实现了无缝对接。此外,以“泉城绿野,大舜田园”为形象定位的泉城农业公园,将对接长清,融入济南,连通泰山,并在济南都市圈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京沪高铁沿线的休闲度假市场,打造成为京沪高铁沿线的休闲亮点。

      据了解,农业公园建设工程起步于2012年,但早在1993年,这里已被规划为全省首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规划控制面积达10平方公里。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后,泉城农业公园部分园区已建成并开门纳客。根据建设规划,公园整体工程预计将于2015年底建设完工。

      公园内可一天走四季

      据了解,泉城农业公园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为延伸,按“1+2+3”的产业模式建设。“1”主要是指农业基础产业:粮食生产、花卉蔬菜、粮食良种、畜禽良种业等。“2”是指饲料、农药兽药、奶制品加工等。“3”主要是指旅游业和物流业等服务业,促进产业融合,形成五业并重、三产融合、四季兴旺的旅游产业园区。其中,公园将举办创意农业节庆活动——大舜农业文化节,届时,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将进一步带动农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旅游的繁荣。

      根据规划,泉城农业公园将打造成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购物于一体的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园内建设各种特色农业体验馆。其中“耘耕四季”是打造以“恒温空间”为载体的“全时休闲”新概念,形成一天经历四季的旅游新体验。通过场馆中地下冰室、空调调节等手段展示春、夏、秋、冬四季景观的四时风景; 同时馆内建设四季餐厅,形成集景观打造与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时尚休闲空间。建成后,市民可不分四季在园区内游玩,打破旅游区的季节性限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冬季旅游市场。

      市民可随时去采果实

      在泉城农业公园的建设规划中,包括粮食生产花卉蔬菜在内的种植农业是公园的基础产业。经过前期的建设,目前园区已拥有观光长廊、蔬菜栽培区、蔬菜盆栽区、展示区、采摘区、家庭农场等十几个功能区,游人一年四季走入温室都会有新鲜的蔬菜和果实可供观赏、采摘。泉城农业公园中绿色、丰厚的农产品在满足观赏性的同时,也可长期供应周边市场,成为济南人名副其实的“绿色”厨房。

      在规划中,近800亩的蔬菜基地是蔬菜栽种、良种培育的主要阵地。目前整个基地已成规模,三十余种蔬菜已完成栽种,形成了“鲜花硕果”的丰收景象。

      而在“开心农场区”,市民可来这里认领一块菜地,自己种植,自己收获,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