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卢 伟
小水泥、小煤矿一度集聚的枣庄山亭区,壮士断腕扶新去旧,腾出空间给新兴产业“金凤凰”。农业大县济阳,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谋划产业结构,制定升级思路,打赢转调攻坚战,要从当地的实际与禀赋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路子,如此才能少走弯路,少交学费,才不会淘汰了落后产能,却迎来“高水平重复建设”。
面对转调这场攻坚战,山亭和济阳的做法给人以启示。
□记 者 张环泽 通讯员 高 洁 朱宗峰 报道
南极泰山站门窗山亭制造
本报枣庄2月19日讯 今天,记者在山亭区天畅环保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到,刚刚建成开站的我国南极泰山科考站的门窗全部由该公司生产并安装。
有“寒极”之称的南极,最低温度零下80摄氏度,最大风力13级到14级,对建筑材料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有着特殊要求,尤其门窗更加严格。公司总经理张友忠告诉记者,去年,中国南极科考队从天畅官网上了解到公司研发新一代玻纤复合材料门窗,随后来公司考察。他们除了要求外门窗抗风压性能为7级、气密性能为6级、水密性能为4级外,还要求材料不能存在低温脆性。靠着过硬性能,天畅最终竞标胜出,为泰山站生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门窗。
天畅自主研发的玻纤复合材料节能门窗,不仅保温隔热性能强,而且隔音降噪,耐腐蚀,寿命长,是继木、钢、铝、塑之后的“第五代门窗”,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订单生产已经排到今年6月份。
不独天畅,山亭区新能源、新建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小水泥、小钢铁、小煤矿正在逐步消失。区长李春英告诉记者,作为枣庄市的休闲后花园,区里壮士断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能,打造“灵山秀水新山亭”。截至目前,全区所有51条立窑水泥生产线、6家泡花碱企业全部关停,拆除3家小钢铁企业、35家矿山企业、460家土小企业,年减少能耗137万吨标煤,减排粉尘11000吨,二氧化硫6000吨,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由2.34吨标煤下降到1.9吨标煤。与此同时,“腾笼换鸟”,将腾让出的1560亩土地招商引资,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目前,全区已有亿兆能源、亿丰源、宇宏太阳能、天康生物等10多家新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占全区工业的10%。去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台湾四大食品巨头扎堆济阳 □记 者 晁明春 通讯员 李梅生 门波 报道
本报济阳2月19日讯 总投资1.28亿美元,注册资金0.36亿美元,初步规划建设3个综合车间、9条饮料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28.54亿人民币——今天下午,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济南饮品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济阳县济北经济开发区。
“至此,康师傅、旺旺、统一、耐斯等台湾四大食品巨头同聚济阳县,在国内尚属首例,济阳‘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的称号更加名副其实。”济阳县县长王壮说。
济阳55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了80%以上。如何拉长农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济阳立足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把发展食品产业作为突破口。
2002年,台湾旺旺集团作为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济阳,几年来旺旺集团先后14次追加投资,提供了2600多个工作岗位,成为旺旺集团在大陆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2011年3月24日,台资企业统一集团投资9000万美元在济阳建立食品生产基地;2012年9月25日,总投资6900万美元的台湾耐斯集团爱之味山东济阳厂项目奠基。达利集团、上好佳、巧媳妇等接踵而至,“济阳食品”源源不断走向全国各地。
目前济阳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2家,去年全县食品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占据了济南市食品业1/3的份额,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近1/4,年均增速超过30%。
“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夕阳产业,像旺旺集团山东总厂亩均投资强度达到了223万元,亩均工业产出634万元,亩均税收65万元。”王壮告诉记者。
食品产业把农民带上了专业化发展之路。如旺旺集团2011年新上12条A3牛奶生产线,如全部投产,需达到5万头奶牛养殖规模才能满足需求。为此,济阳明确了购牛补贴、新建奶牛养殖场(小区)补贴等五项扶持政策,加快奶业发展。目前,全县组织认证“三品一标”总数达到4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18个,有机食品9个,地理标志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