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高唐:合作社“草根银行”育壮棉业大树

2014-02-22 09:34:00 作者:李梦 王兆锋  来源:大众日报
“去年种棉,多亏了合作社用互助金,救了我的急。棉花大丰收,年底,我不仅还清了合作社2万元的互助金,还将1万元余款‘存’入合作社。”2月20日,高唐县梁村镇李化梓村的棉农李玉瑞说。

      本报高唐讯 “去年种棉,多亏了合作社用互助金,救了我的急。棉花大丰收,年底,我不仅还清了合作社2万元的互助金,还将1万元余款‘存’入合作社。”2月20日,高唐县梁村镇李化梓村的棉农李玉瑞说。

      李玉瑞种了7亩棉田,去年4月份他加入梁村镇兴农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7月中旬,正赶上棉花人工授粉的最忙时节,需雇用大量工人进行人工授粉,每天要开的工资压得李玉瑞喘不过气来。“棉花人工授粉一亩地一天平均需雇3个工人,人均需发35元,俺这7亩地一天就要开700多元的工资。棉花人工授粉需持续一个月,光这项支出就达2万多。”李玉瑞说,在自己棉花生产投入遇到困难时,兴农合作社提供的2万元的互助金解了燃眉之急。“由于俺是合作社的社员,以种植合同做担保,当天便领到了合作社的2万元互助金,这钱可真是俺种棉的‘及时雨’啊!。”

      兴农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清涛介绍,2009年,合作社召开了全体股东会,一致同意将闲余资金进行资金调剂互助。资金互助模式推行后,由于资金量的不断扩大,为保证社员的资金支取,他们探索形成了“532”机制,即:合作社吸收的资金的50%用于棉花收购;30%用于合作社内部社员互助或相关经营实体使用;20%资金作为互助准备金。社员使用资金必须用种植合同做担保,每亩合同最高可使用2000元,累计不超5万元,资金在棉花收购后连本带利一次收回。

      “‘封闭运行’是我们的一大特色。”李清涛说,为防范资金风险,合作社资金主要用于合作社的自身发展和需要,其次用于社员间的生产生活,资金不放高利贷,确保资金互助这项业务严格控制在合作社内部,使之真正取之于社员,用之于社员,让社员受益。

      “另外,合作社封闭运行的资金互助模式,对合作社和社员来说都非常安全,互利共赢,既解决了合作社收棉花的资金问题,又因合作社最了解社员的家庭状况,不需要考察,没有风险,自成立资金互助业务后没有一笔坏账。合作社还在资金总量上进行控制,在社员使用上零风险。”谈起这一运行模式的安全性,李清涛自信地说。

      目前,合作社融资已达1200万元,调剂资金2000余万元,且全部在合作社内部运行,全部使用在社员的生产生活中。资金全部来自于社员的棉花款。形成了完整的“育繁推一体化,购销加一条龙,资金互助促发展”的棉花经营服务体系。

      合作社的资金互助模式“体内循环”,“体内受益”,使得这一“草根小银行”带富了一方棉农,更育壮了棉花产业这棵“大树”。目前,该合作社现有团体社员5个,个体社员556个,股东社员16人,拥有200亩高标准的杂交育种棉基地一处,良种棉基地2万亩,带动周边棉花种植面积10万亩,为农民年增收3000万元。

      原标题:高唐:合作社“草根银行”育壮棉业大树 封闭运行防风险资金互助促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