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学校教育不能“图一时省事”

2014-02-24 17:56: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近日有学生家长爆料称,自己的儿子就读于南师大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班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一个人没有完成作业,全体组员会被罚抄,包括抄课文,这种“连坐制”让儿子常受牵连,孩子压力很大。《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发现,虽有一些家长认为“作业连坐”不公平,但大部分家长赞同学校的做法,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 浦江潮

      近日有学生家长爆料称,自己的儿子就读于南师大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班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一个人没有完成作业,全体组员会被罚抄,包括抄课文,这种“连坐制”让儿子常受牵连,孩子压力很大。《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发现,虽有一些家长认为“作业连坐”不公平,但大部分家长赞同学校的做法,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月21日《扬子晚报》)
      大部分家长赞同,并不能掩盖“作业连坐”的荒唐性质:其一,自己的作业完成了,却因其他同学未完成作业而无辜受罚,用一个人的错误惩罚所有学生,让学生为他人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是显而易见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义;其二,罚抄课文等处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减负”成为中小学教育主题的背景下,这一处罚手段不合时宜;其三,“作业连坐”貌似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但是,当一个孩子因未完成作业而拖累其他孩子,他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其他孩子不可能没有怨气,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潜滋暗长,结果与初衷将会背道而驰。
      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问题,最让人担忧的是:学校和老师堂而皇之地对学生实行“作业连坐”,理直气壮地让无辜孩子为他人错误承担责任,在“言传”和“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久而久之,这些心智远未成熟的孩子会想当然地以为,“连坐制”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进而“积非成是”,将之视为正常管理手段。可以预见,当他们长大之后走上管理岗位,难免也会使用这种手段,将之当做解决问题的“杀手锏”。
      这不禁让人想到备受诟病却屡见不鲜的“株连拆迁”。“株连拆迁”与“作业连坐”异曲同工,其荒谬性无须赘述,需要反思的是:一些地方官员何以动辄祭出这一“拆迁法宝”?是不是他们从小就对“连坐制”习以为常?那些从小不断遭受“连坐制”考验的学生,长大做官后会不会经常用“连坐制”来考验老百姓?
      实际上,很多社会问题都能从学校教育中找到根源。学校以什么方式教育学生,学生长大后就可能以什么方式行走于世;学校和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长大后也可能以同样方式待人处事;学校教育不讲理,很多学生长大后也可能不讲理;学校热衷于对学生实行“威权”教育,很多学生长大后也可能热衷于耍弄“威权”……“作业连坐”离“株连拆迁”有多远?真的不远,等这些孩子长大后从政,他们心中对于“作业连坐”的印象,就可能转化为实行“株连拆迁”的行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校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未来,更关乎社会的未来。教育工作者要多从“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角度看待自己肩负的责任,多从“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什么影响”的角度慎重选择教育方式,不要图一时省事让学生接受错误的教育,以免害了学生也贻害社会。

      原标题:学校教育不能“图一时省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