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济南成立首个农村幸福院

2014-03-01 09:20:00 作者:于腾腾  来源:山东商报
日前,济南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幸福院的厨房门前,几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准备午餐,笑容在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为解决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等实际问题,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于2013年8月份开始动工兴办幸福院,并于2013年11月18日投入使用。

        

    日前,济南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幸福院的厨房门前,几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准备午餐,笑容在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

    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幸福院


      为解决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等实际问题,平阴县孔村镇范皮庄村于2013年8月份开始动工兴办幸福院,并于2013年11月18日投入使用。目前,村子里已有11位老人入住,在幸福院里享受着别样的晚年生活。

     

      离家不离村 老人入住幸福院

      “和城市人不一样,农村人传统观念比较重,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幸福院这种‘离家不离村’的模式,符合农村老年人传统的生活习惯,虽然平时不在家住,但是离家近,想回去看看随时就能回去。”


      范皮庄村书记郭庆勇告诉记者,范皮庄村是一个比较小的村子,全村总人口只有473人,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85人,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0人,“虽然村里人不多,但是老年人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大。”


      郭庆勇说,现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近经商,农村“空巢”、留守老人所占比例接近农村老龄人口的50%,“原来子女都在家,父母都有人照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孩子们都去了大城市打拼,只留下老人独自在家,原来的养老模式已不适应农村的现状了。”


      郭庆勇表示,现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独自守在家里会产生诸多问题,“比如说安全问题,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身边若无人照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恐怕追悔莫及。再就是老人每天面对着空荡的房间,他们会感到老无所依,因此而产生孤独寂寞感。”


      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难的问题,范皮庄村在去年秋天动工兴办幸福院。“近年来在农村逐渐发展起了一种新型的农村养老新模式,这就是农村互助幸福院。”平阴县民政局副局长张清照介绍说:“和城市人不一样,农村人传统观念比较重,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幸福院这种‘离家不离村’的模式,符合农村老年人传统的生活习惯,虽然平时不在家住,但是离家近,想回去看看随时就能回去。”


      据记者了解,其实附近的镇上就有不少敬老院,其中百人以上规模的就有两家,但是范皮庄村的老人们都不愿搬去镇上的敬老院。


      2013年11月18日,范皮庄村幸福院建设完成,正式投入使用。400平方米的大院,包括6间卧室20个床位,2间活动室,配套的厨房、餐厅、卫生间、浴室等一应俱全,入住老人每月只需要交160元钱。据郭庆勇介绍,自范皮庄村幸福院运营以来,全村已经有11位老人先后入住。“年龄最小的69岁,最大的81岁。”

      
    尽管儿子反对 老人坚持住进幸福院

      “原来在家一个人吃饭,没人陪着,也舍不得做顿好的,有时候早上做一锅饭,能吃上一天……来到幸福院之后,大家凑在一起,按时按点吃饭,有这么多人陪着,原来在家吃一碗饭,现在都能吃两碗。”


      在范皮庄村幸福院刚开始运营时,村上只有三位老人报名入住。69岁的郭老是其中之一。


      郭老是入住幸福院的11位老人当中最小的一位,但是郭老的老伴儿却已经离开他长达22年了。郭老说,他家就住在幸福院东邻,自从幸福院开始建设以来,他就天天盼着赶紧建好了住进去。


      自从幸福院一开门,郭庆勇就制定好了每天的作息时间表,8点、12点、18点是每天的吃饭时间。餐厅面积并不大,11位老人凑在一起,共吃同一桌饭,好不热闹。“来这儿之后,吃的都多了。”76岁的郑老也是首批入住的三位老人之一,虽然郑老育有两儿一女,但是一个人住也已经好多年了。“原来在家一个人吃饭,没人陪着,也舍不得做顿好的,有时候早上做一锅饭,能吃上一天。甚至有时候不愿动弹,这一顿就省下不吃了。”郑老说:“来到幸福院之后,大家凑在一起,按时按点吃饭,有这么多人陪着,原来在家吃一碗饭,现在都能吃两碗。”


      今年74岁的常老是目前为止最后一位住进幸福院的村民。当初常老跟小儿子提出这个想法时,小儿子表示反对,“儿子的意思是,家里又不是没人照顾,为什么非要去什么幸福院。”但是常老不顾小儿子的反对,坚持住进了幸福院。

      
    村支书上阵当厨师

      “其实老人的要求也不高,一是热乎,二是软和,能让他们吃得动,吃舒服了就行。”


      住进幸福院后,81岁的王老感叹,没想到几十年后又吃上了大锅饭,“而且这个大锅饭还是村书记亲自下厨给做的!”郭庆勇笑着说道:“我这个厨师啊,不过就是个兼职的!”


      郭庆勇告诉记者,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范皮庄村书记郭庆勇只好亲自上阵了,而且他的手艺还得到了老人们的交口称赞!郭庆勇表示,其实在家里就是他在掌勺,手艺还算说得过去。“既然老人们都集中到我们幸福院里来了,生活水平就不能比他们在家的时候低了。”郭庆勇说:“其实老人的要求也不高,一是热乎,二是软和,能让他们吃得动,吃舒服了就行。”


      据幸福院里的老人介绍,每周幸福院还要包一次饺子,“以前是过年才吃饺子,现在每个星期都能吃上一顿。”

      
    延伸
      平阴直面空巢化 将建百家幸福院

      据了解,平阴全县37万人口,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约6.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6%,预计到2015年全县老年人口将突破7万人。现有农村老人4.6万人,占全县老龄人口的70%,农村“空巢”、留守老人所占比例接近农村老龄人口的50%。


      平阴县民政局副局长张清照介绍说,去年,平阴县确定了12个农村幸福院建设示范点,其中以建设积极性较高的孔村镇范皮庄村为先期建设试点。“目前范皮庄村幸福院已经投入使用,其他11家幸福院也已经建设完工,等天气暖和了之后将会陆续开始接收老人入住。”


      张清照还表示,2014年,平阴县将继续扩大农村幸福院的数量和规模,在12个农村幸福院全面建设完毕并启动使用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农村幸福院建设数量,力争全县农村幸福院数量达到100家。记者 于腾腾

     

        原链接:http://60.216.0.164:99/html/2014-02/28/content_102266.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银萍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