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客运车·平安行”:请为自己的生命系上安全带

2014-03-12 08:38: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从2月24日起至5月底,我省组织开展“客运车·平安行”系列活动,通过严查整治,使客车驾驶人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驾车拨打电话、违停上下客等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实现客运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的目标。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客运车·平安行”栏目,敬请关注。

      ◆从2月24日起至5月底,我省组织开展“客运车·平安行”系列活动,通过严查整治,使客车驾驶人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驾车拨打电话、违停上下客等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实现客运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的目标。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客运车·平安行”栏目,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冯磊

      安全带可降低

      40%以上的伤亡率

      2月25日,浙江省宁波市一辆长途客运汽车,在行至杭甬高速公路绍兴段时,因超速行驶、强行超车,导致车辆失控翻出路基,造成5人死亡、19人受伤;3月2日,河南省一辆大型客车,在行至永登高速公路许昌路段时,因爆胎导致车辆失控翻入路沟,造成4人死亡、54人受伤;3月3日,江苏省宿迁市一辆大型客车,行至甘肃省甘南州境内一下坡路段时,因雪后路面湿滑、车速较快导致侧翻,造成10人死亡、21人受伤。

      专家表示,车内乘客有效使用安全带,则会较大程度上保障乘客安全。资料显示,汽车驾驶人未佩戴安全带的事故死亡率约为佩戴安全带的37.7倍。在高速公路上,若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因意外情况突然停止,不佩戴安全带的话,人会以每秒28米的速度飞出,遇障后足以致命。若飞出车外,撞击固定物或被行驶的车辆刮擦,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公安部相关数据显示,客运车辆乘客佩戴安全带,遇事故可降低40%以上的伤亡率。

      途中无人再问及安全带

      3月6日上午9时,记者从济南长途汽车站乘坐长途客车前往滨州。“大家把安全带都系好。要不大家都走不了。”发车前,客车驾驶员及工作人员逐一检查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

      “师傅,我这个座位的安全带坏了。”一位乘客说。

      “坏了就换个座,反正不系不行。”

      与此同时,客车内大屏幕反复播放着安全警示短片。“哎,你快看,这坐车不系安全带的,一翻车直接就甩到车外面去了,太可怕了。”一位乘客对自己的朋友说。

      “要不人家反复让把安全带系好,就是为这个。”

      ……

      “喂,师傅,我换了个座,安全带也是坏的,没空座了。”刚才换座位的乘客大声招呼道。

      “安全带都坏了就坐下一班,没办法。”司机师傅说。

      “我自愿不系安全带不行吗?”

      “对不起,不行。”

      这位乘客无奈下车。车辆出站时,车站工作人员手持专用设备,对车上全部乘客的安全带佩戴情况进行了拍照。

      车辆随后驶入高速,这时,已有部分乘客偷偷解开安全带,舒服地躺到了座椅上。2小时30分钟的车程中,再也无人对安全带佩戴情况进行监督。

      3月6日下午5时,记者乘坐滨州至济南的长途客车返回。出站前,工作人员对乘客进行提示和检查。但在回程途中,安全带佩戴依然无人问津。

      行车系安全带咋这么难?

      早在2012年5月,国家相关部委就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客运车辆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加强落实监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是困难重重。

      济南至滨州的客车驾驶员孙师傅说:“安全带这个事,要求是很严格,但现在一部车上只配一个司机,没有乘务员。路上只有我一个人,我不可能一边开车一边监督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

      不仅如此,作为乘坐过高速公路客运车的乘客而言,较为薄弱的安全意识使得不少人觉得系不系都无所谓,往往系上后应付出站检查,出了站就又解开了。

      而对于交警部门,监管也同样无从下手。“沿途检查也只能依托车站、收费站、服务区这几个‘点’,但是在客车驾驶这一条‘线’中,监管也是很难跟上的。”一位一线民警这样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交警部门对于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并没有任何处罚依据。“不仅没法罚乘客,就算一车人都不系安全带,对司机、对客运企业,都只能批评教育,没有其他办法。”该交警说。

      原标题:请为自己的生命系上安全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