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软件打车纠纷该归谁管 相关部门和单位都不确定

2014-03-13 10:15: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打车软件好用吗?”近来东营人的交谈中,打车软件的话题时常被提起。司机和乘客也开始安装“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软件。虽然近几天打车补贴开始降温,但人们用软件打车的热潮还未褪去。

      “打车软件好用吗?”近来东营人的交谈中,打车软件的话题时常被提起。司机和乘客也开始安装“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软件。虽然近几天打车补贴开始降温,但人们用软件打车的热潮还未褪去。

      不过,随打车软件而来的新问题也悄悄出现。“我哪里会用什么软件啊,手机都是老年机没那些功能的。现在出门打车都要我儿子帮我用他的手机订好车才行,路上那些车现在招手都不停。”东营市安宁社区居民,60多岁的任兰英女士抱怨道。像她这样年纪稍大的人很多不会使用这种新兴产品。出租车用软件接单,一旦接单就必须前往下单乘客处,很多车即使空着,看到了路边的乘客,也不会终止订单停车。

      随着应用打车软件乘客的增多,投诉也随之而来。东营市公共交通汽车公司出租汽车运营中心主任李首勇告诉记者,他们接到过一些关于打车软件的投诉,比如抢单时有的司机先连续抢好几单,然后再挑选自己适合的单并取消另外的单;也有的司机为了跑长途而取消短途;还有网络不通畅时出现乘客显示订单已被接,但司机处却显示未抢上……这些肯定会对乘客造成影响。“但是这种投诉我们处理起来也很困难,因为现在对于打车软件的管辖还并不明确,软件方我们肯定是管不着的,网络问题我们也无法解决,甚至司机们巧妙用软件‘挑肥活’的方法,也没有相关明文说是违规的,也不好管。”李首勇有些无奈地说。

      3月10日上午,记者在东营市交通局交通热线网上平台发现,10条留言中就有5条是关于打车软件的问题。其中不少留言反映“老人小孩难打车、扰乱市场、存在安全隐患”,但回复全部都是:“感谢您对交通工作的支持!我们已将您的建议转至责任科室进行落实。”

      记者咨询了东营市交通局、出租车公司等部门或单位,各方给出的答复也基本上是:现在这种投诉解决起来十分为难,具体很难确定是哪个部门或者机构应该负责解决这类投诉。

      如果在使用“快的”打车时,用第三方支付宝付款,有时因为网络原因,乘客付款不及时或付款出现故障,造成与司机之间的纠纷。而出租车公司和交管部门认为这是司机与乘客的个人行为,不在其管辖范围内,如果由“快的”软件或支付宝客服介入,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乘客和司机的维权都带来了不便。

      虽然打车软件给乘客带来了方便,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却很难处理。据了解,目前北京、济南、武汉、大连等城市专门针对打车软件的具体规范已经出台:针对路边乘客打车难的问题,采取了明确划分禁止拒载行为、区分闲时忙时、软件预约后必须使用“暂停”标志等措施;针对安全隐患问题,采取了仪表台面上不得放手机等措施;针对扰乱市场问题,采取了接入电调、多部门联动监管等措施;针对乘客投诉问题,采取了禁止强行拼客、禁止超收费用、对接12315等措施。

      打车软件,到底是疏还是堵?以上城市的经验,或许可以为东营提供借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