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2000余市民探秘气象局 烟台62处增雨点随时待命

2014-03-25 17:59:00 作者:王晏坤  来源:齐鲁晚报
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23日上午8点30分,烟台市气象局对外开放,两千余名参观者涌入,这边瞧,那边看,为关心的气象问题找答案。针对市民较关心的旱情问题,气象专家称,近期虽无有效降雨,但全市62处人工增雨点正等待时机,准备“问天要雨”。

      本报3月23日讯(记者 王晏坤 通讯员 高慧) 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23日上午8点30分,烟台市气象局对外开放,两千余名参观者涌入,这边瞧,那边看,为关心的气象问题找答案。针对市民较关心的旱情问题,气象专家称,近期虽无有效降雨,但全市62处人工增雨点正等待时机,准备“问天要雨”。

      据烟台气象局气象专家介绍,自1950年3月23日《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起,每年的3月23日被定为“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各地气象局也将这一天作为开放日。

      为迎接世界气象日的到来,烟台市气象局23日上午对外开放,向参观者开放了天气会商室、影视制定室、气象科普馆、室外气象观测场、人工增雨作业车、移动气象台等。

      “为了让参观者听到权威的讲解,并看到整个预报流程,我们从台长到预报员准备了好几天,今天全员值班,带着市民探索气象预报的过程。”烟台气象局工作人员高女士说。

      在气象局会商大厅内,硕大的会商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的气象卫星云图和其他实时气象分析资料,屏幕上旋转的云层和卫星云图让参观者大呼过瘾,不少市民连称现在的气象预报很有未来科技感。

      会商大厅内除了屏幕在循环播放,厅内的气象专家也在不停地讲解,将部分晦涩难懂的科技内容讲得通俗易懂,帮助市民解答心中的疑惑。

      “很多人关注现在的旱情和降雨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暂时还没有有效降雨,但我们全市62处人工增雨点正在等待时机,一旦情况允许,我们就问天要雨。”讲解人员说。

      当前正是烟台旱情、森林防火最严峻的时期,烟台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等待有利的天气情况,实施人工增雨。

      “全市有人工增雨作业车10部,4部高山增雨燃烧炉,分布在全市62处人工增雨点,都已填弹待发。”烟台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建华说。

      下周无有效降水 旱情将持续升级

      头条延伸 

      “过去的这个冬天,烟台的雪下得不给力,与前几年相比差远了,到了春分,雨也下得很少,近期到底会不会来场大雨呢?”在气象局参观的市民周先生给专家抛出了一个问题,在场的其他市民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烟台气象台台长石磊介绍,从去年冬天到现在,烟台降水的确较少,气温偏高。从2009年到2012年,烟台已连续出现4个冷冬,可刚刚过去的2013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0℃,成为暖冬。“暖冬的出现就代表着强冷空气过少,使得降雪量减少,降水不足,让天气干旱,森林防火气象等级升级。”石磊说。

      据介绍,根据当前气象资料分析形成的一周长期预报显示,接下来的一周仍无有效降水,烟台的旱情持续升级,森林防火气象等级仍将居高不下,提醒市民朋友防火不能松懈。

      本报记者 王晏坤

      相关新闻 

      去年328枚增雨火箭弹“引水”1.5亿方

      没有有效降水,烟台市人工增雨办公室的作业人员也很着急。在烟台气象局大院内人工增雨作业车旁,工作人员称现在非常想“打下”雨来缓解旱情,但天气不允许,只能干着急。

      “这个导弹能打下雨来吗?我能不能发射?”在人工增雨作业车旁,前来参观的一名本报小记者询问。

      烟台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建华解释,人工增雨火箭弹的有效高度射程是8000米,水平飞行距离为5-8公里,足以到达积雨云层内部,释放弹头中的碘化银,凝结更多的冰晶变成水滴。

      当然,人工增雨火箭弹虽然没有爆炸威力,但因其速度较快,操作起来非常危险和繁杂,在天气允许人工增雨的情况下,必须先和空管部门协商发射时间,才能进行操作。

      张建华称,每到3月份烟台农业生产和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这也是人工增雨的关键期。去年除去单次作业外,全市范围内一共组织作业9次,发射火箭弹328枚,评估的有效增加降水1.5亿立方米。

      开放日现场 

      气象科普馆首秀

      “狂风雷暴”在身边

      为了更好地让参观者学习气象知识,制造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烟台市气象局建设的气象科普馆今年第一次公开对外亮相,馆内各项设施陈列科技感十足。

      在气象科普馆内,烟台气象概况、烟台主要气象灾害等知识介绍,让参观者对烟台的气候情况一目了然,人工增雨互动游戏、烟台多媒体互动沙盘、3D立体影院等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知识。

      “现在烟台共有12处自动气象台,62处人工增雨站、13处气象台站,2个雷达。”工作人员介绍烟台多媒体互动沙盘时说。

      在气象灾害3D影像馆,参观者戴上眼镜就可观看3D立体电影,闪电、降雨、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现象3D感十足,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小记者变预报员

      现场分析卫星云图

      在烟台市气象局开放日当天,百余名本报小记者免费参观了气象局,他们手持“采访本”边记录边“分析”。

      “专家您好,我刚刚拍了张卫星云图的照片,有些知识不太懂,我分析分析,您看看对不对?”一名小记者手持Ipad来到气象专家面前,气象专家则细心地与小记者“探讨”起来。     

      在参观天气预报演播室时,小记者们对电视预报节目制作充满了好奇。“我们首先把天气预报信息稿件输进电脑,然后再由我向大家播报……”在天气预报演播室,小记者们清楚地看到主持人的一举一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