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零钱公社:一个用稿费支撑的心理帮扶团队

2014-04-02 21:21:00 作者:李兆辉  来源:大众网
“零钱公社”,一个由28名大学生自发形成,靠稿费支撑的心理帮扶团队。他们志在用自发筹集的善款和自己在学校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直到他们上大学为止。近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钱公社”发起人和该公社内的几名大学生,让他们讲述了帮扶路上故事以及大学生们是怎样克服冷嘲热讽,“接力式”地将帮扶善举进行到底的。

      编者按:“零钱公社”,一个由28名大学生自发形成,靠稿费支撑的心理帮扶团队。他们志在用自发筹集的善款和自己在学校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直到他们上大学为止。近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钱公社”发起人和该公社内的几名大学生,让他们讲述了帮扶路上故事以及大学生们是怎样克服冷嘲热讽,“接力式”地将帮扶善举进行到底的。

      大众网记者 李兆辉

      “零钱公社”大学生成员与被帮助贫困家庭人员合影

      “零钱公社”里的大学生与贫困家庭的孩子互通信件。图中这封信就是被资助孩子写给大学生的。据了解,像这样的往来信件,是“零钱公社”对贫困家庭孩子进行心理帮扶的一种方式,他们会将这种爱的方式延续到孩子长大成人。大众网记者 李兆辉 摄影

      “零钱公社”资助的15岁孩子小超画的一幅画,送给一直在帮助他的”零钱公社“好心哥哥、姐姐。

      “有时候真得很受打击,也想过放弃。”3月26日,一个靠稿费支撑的帮扶组织——“零钱公社”发起人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们用稿费和工资资助贫困孩子的坎坷和快乐。团队组建以来,他们不靠基金、拒绝中间组织,“面对面资助,一对一帮助”,不仅自己筹措资助费,身兼“心理辅导师”,而且不间断地跟踪帮扶贫困家庭孩子直到成人。但这种奉献爱心的行为却频遭资助对象的怀疑,甚至被当作骗子,受尽冷眼。

      爱心从一笔稿费开始 善举吸引28名大学生自发加入

      之所以叫它“零钱公社”,是因为十多年前,这个“公社”的发起人就开始资助贫困家庭孩子,后来由于某些基金丑闻,他中止了一段时间。但从去年开始,一个偶然机会又让他重操“旧业”,并决定把自己全年发表的几个小说和纪实的稿费全部捐出去,把帮扶的力度加大、时间延长,作为终身事业去做。“我在工作当中,发现很多孩子需要帮助,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心理健康也特别需要关注。”这位自始至终央求记者不要透露他姓名的“零钱公社”发起人对大众网记者说。他将帮扶团队起名“零钱公社”,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用手里的零用钱,一起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面对面资助,一对一帮助,拒绝中间组织”是他们一直遵循的不成文原则。发起人说,他不希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急需帮扶而遭到其它伤害,只有不经过任何中间组织,由“零钱公社”成员自己联系资助人,寻找资助对象,让资助人亲自或是委托他们去把钱送到孩子家长手里,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心理介入和人文关怀。

      在他们团队里,有28位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武警学院的大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从小接受别人资助,所以他们在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时,有的放矢。他们每人负责跟踪一个孩子,尤其关注一些性格孤僻、心理压力大的孩子,他们会用“接力式”(有的大学生毕业了,则由其学弟学妹承接辅导孩子的任务)方法关注资助孩子的成长。很多山东师范大学心理专业的学生经常性地利用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孩子们沟通,定期探望他们,为他们建立成长状况档案,及时反馈给好心的资助人。

      不少人认为他们在作秀 公社成员在冷嘲热讽中成长

      但在资助贫困家庭孩子的过程中,“零钱公社”的成员也遇到了各种怀疑甚至讥笑。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的郭继顺是最为典型的个例,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随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因身体原因生活勉强自理,只能靠爷爷在农村零零散散地做木匠活挣钱供其读书,在他的经历中曾经受过别人的资助,因此现在特别想回报社会。但让他困惑的是,知道他家庭状况的人笑话他不自量力。事实上,不管是资助人,还是可以提供心理服务的大学生,都有不少人被冷嘲热讽,甚至认为他们在作秀。“就因为这样,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可笑,也很尴尬的问题:贫困家庭孩子不愿意让我们资助,以致于我们现在缺少资助对象。”公社发起人说。

      跟郭继顺不同的是,更多的公社成员是为了锻炼自己,传递正能量。尽管也遭遇尴尬,但他们还是想方设法取得资助对象的信任。山东大学的国防生高旭认为,通过参与活动,自己的沟通能力、统筹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都在潜移默化之间得到了提高,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军人了。山东大学的邹沫毫不避讳自己曾经闹出的笑话,因为她现在能分清麦子和韭菜了。而山东师范大学戴文杰和山东大学赵伟华的家长专门给发起人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通过活动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学会感恩了。

      虽然这些大学生骨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但他们的爱心和热情招架不住接踵而来的困难。据了解,目前“零钱公社”的活动经费都是自费,资助孩子过程中产生的食宿行等费用都是由发起人自己出资。而他出的钱都是来自他自己的工资和不定期的稿费。正因如此,他的这一行为刚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值得庆幸的是,当家人看到他与孩子们的合影后,主动问起了情况,并积极参与进来。

      心理帮扶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 孩子们的来信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谈及“零钱公社”的未来,发起人露出了欢笑,因为他们已经见到了成效。1日,大众网记者看到枣庄峄城的小瑞给发起人写的一封信,信上说:“若是未来能小有成就,我定会像你一样在这个美好的社会播撒爱的种子,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据发起人介绍,正在初中二年级读书的小瑞过去一直是年级前三名,家里墙上光奖状就贴了43张,父亲去世之后,他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零钱公社”给他送去资助金的同时,还为他做了长时间的心理辅导。如今,小瑞已经放弃了先前的念头,成绩又回到了年级前十名,而且他的成绩还在不断上升。

      “零钱公社”的成员、山东师范大学的孙丽娟对大众网记者说,她现在一直在帮扶的孩子叫娜娜。因为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娜娜有些自闭,经常锁着眉头呆在教室的角落里,不愿意跟任何人交流,甚至害怕看到老师和同学的眼神。为了让她变得活泼开朗,孙丽娟经常给娜娜写信,还专门到家中回访,知心姐姐一般的孙丽娟让失去双亲的娜娜敞开了心扉,她不但俏皮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学真的不用上课吗?”还迫切说出了心底的小秘密:“虽然自己长得不漂亮,但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以后做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孙丽娟告诉大众网记者,如今的娜娜跟变了个人似的,不但主动跟同学交上了朋友,还经常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而这也让孙丽娟很有成就感。

      发起人告诉大众网记者说,孩子们的来信是“零钱公社”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因为那些信让他们有了继续把“零钱公社”做下去的动力。“我们就一个目的,孩子一定要先成人再成才。”发起人说,他们不贪图搞多大的活动,也不求资助很大数量的孩子,只希望将资助的孩子关注到底,一直到他们考上大学。如果碰到资助人中途退出的情况,他们会再选合适的资助人接替。

      “零钱公社”最大心愿:更多好心人加入,公布好心人名单

      家人的支持让公社的发起人和所有骨干信心百倍,他们坚信自己的善行会得到社会的支持。发起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我们需要资助者,也需要资助对象,更需要一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我们。比如我们需要有车一族搭载我们的社员去看望孩子。”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仍有人在嘲笑这个团队,但他们的善举还在延续。为了让更多家境困难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帮助,发起人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大众网记者能将和他一起资助贫困家庭孩子的好心人名单公布一下:

      北京环球瞭望集团董事长张震(89年出生,年轻企业家),在得知此事后,当场表示资助20个孩子;

      济南玉林项目管理公司的总经理赵红,不但出资资助孩子,还给“零钱公社”出谋划策,邀请企业界的朋友一同参与;

      祖籍山东现在北京的画家赵小竹,表示能资助几个就资助几个;

      香港某出版公司负责人郭晓飞;

      北京三君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潘艳艳;

      最早参与的枣庄舜天购物中心;

      其他资助人,如人民英雄徐洪刚、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任付一然、著名剧作家原济南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方肇瑞、著名作家省作协顾问原副主席刘玉堂、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教授傅和远、全国拥军模范齐亚珍、央视编导洪国荃、知名作家方远等等。

      零钱公社QQ:2928584557,QQ群:206485128,邮箱:2928584557@qq.com,博客:http://blog.sina.cn/lqgs2014,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700596411。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