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网购药品得先看资格证 不可“自诊自治”

2014-04-02 21:25:00 作者:杜文娟  来源:半岛都市报
春季来临,一些季节疾病也开始“复活”。不少市民家中常备感冒药、消炎药等常用药。但是,市民在购买药品时往往忽略药品的真假,尤其是那些在网络上买药的市民。另外,一些市民喜欢“自诊自治”,感冒了就吃感冒药,嗓子不好就吃消炎药,用药时不看生产日期……

      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在药店进行检查。

      春季来临,一些季节疾病也开始“复活”。不少市民家中常备感冒药、消炎药等常用药。但是,市民在购买药品时往往忽略药品的真假,尤其是那些在网络上买药的市民。另外,一些市民喜欢“自诊自治”,感冒了就吃感冒药,嗓子不好就吃消炎药,用药时不看生产日期……

      买药从正规实体店最好

      近日,记者从高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为加强春季用药安全,防止假药或劣药的流通,该局展开了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此次检查的主要范围是高密的药店。“从检查的情况来看,药店都比较正规,市民从正规药店买药是有安全保障的。”而且,一旦市民购买的药品出现问题,投诉、维权都很方便。

      然而,通过之前的投诉来看 ,虽然药店趋于正规化,但部分市民又陷入了网络、电视、广告的假药漩涡。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我有糖尿病,看电视广告很多药宣传的效果都特别好很想买来试试,可是家里人不让,说多数是骗人的 。”其实,像李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相信小广告,被骗数千元

      由于网上购物比实体店便宜,不少市民在购买日常常用药品时也会选择从网上购买,更有一些年龄大的市民,看到电视或者报纸上的药品广告会坚信不疑,最终上当受骗。记者从食监局了解到,日前,高密市的一位60多岁的王大爷就被骗过,记者见到王大爷时他还是很气愤也觉得丢人。“当时看到一个小广告说是治前列腺疾病的 ,当时就打电话问了。”电话那头说得头头是道,“绝对吃药就好”的承诺让王大爷心动了,于是王大爷花了一千多元买了几盒药。

      吃了一段时间后,王大爷发现没有效果,便再次给卖药的打电话,卖药人称再给王大爷配点更好的药,这一下又花了一千多元。“拿到药以后都是英文,就找了个懂的人给看了看 ,结果发现这些药是治结石类疾病的 。”王大爷很气愤,就给卖药人打电话,结果电话从此关机,投诉后,相关部门也查出,快递单的寄药地址也是假的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发现,部分中、老年阶段的农村市民患病后,看到电视、报纸上的药品广告会“心动”。食监局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中老年人群易陷假药骗局,以后将通过加大宣传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知识普及。

      五招教你如何识破假药

      虽然假药已经很少,但仍有一些人为了利益而想法设法卖假药,那么,作为不懂药理知识的市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假药和劣药呢?食监局工作人员给出了五个绝招识别假药。“首先要仔细瞧标签,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药品通用名称、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以及生产企业等,如果没有或印得不规范,十有八九是假药或劣药。”看完标签就要看外观了,劣药的外观可能会出现发霉、潮解、结块、异味或者片剂色泽不一致。

      要杜绝假药首先要从源头,市民不可相信游医、地摊药贩 、“卖艺人”,他们所说的“奉送”“无效退款”等多为欺骗。此外,不要理会小广告,因为街头巷尾张贴的小广告,自称“祖传秘方”包治某某病,基本都是未获国家批准的。最后,如果市民要从网上购药,一定要在网上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正规药店购买。据介绍,这样正规的网店,全国仅有160余家,具体名录可以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网查询。

      文/图 记者 杜文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