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海右吹来温润的风——山东以四德建设打造道德高地

2014-04-09 08:43: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座谈时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座谈时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在向道德高地进发的壮观序列中,齐鲁方阵分外耀眼——

      这个方阵踩踏着曾诞生过孔孟的厚土沃壤,秉承几千年的文化古风;这个方阵家庭讲孝德,职场讲诚德,社会讲爱德,个人讲仁德;这个方阵以这“四德”建设为路径,奔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秀峦,攀向经济文化强省和中国梦的高峰。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海右山左,齐鲁故地,吹来温润的道德之风。

      “四德榜”:在激发羞恶之心中催人向善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人都有羞耻之心,这是义的萌芽,是向善的原点。如果能把羞恶之心扩而充之、广而大之,像烈火一样燃烧,像清泉一样涌流,它就能够让人知耻而后勇,行正道,做善事。

      先哲有知应笑慰。2300年后,他的后人创造出一种扩充羞耻之心的方法:“四德榜”上晒“四德”。

      贴在墙上的几张大红纸、一纸不算太漂亮的毛笔字、父母姓名、儿女姓名、儿女给父母多少赡养费……1983年,莱州市郭家店镇朱家村人悄悄建起了全省首张孝德榜。

      自那时起,每年一进入腊月,村两委就派人进门入户调查,先由儿女自报给老人的赡养费,然后向老人核实真假。腊月初十左右,赡养榜向全村公布。

      村民杨廷玉在街上开了个小卖部。有好几年,赡养榜就贴在小卖部外墙上。杨廷玉记得,每当赡养榜贴出,小卖部都要热闹好多天。谁家给父母的赡养费多、谁家给的少,谁家以前给的多、今年给的少,谁家以前给的少、今年给的多……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给“扒”个精光透明。四里八村的过路人,到这里也忍不住停下,品头论足一番。

      “人脸都有二两肉,谁能搁住这通议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杨廷玉说。

      杨廷玉这话道出了“榜”发挥作用的机理:一,中国人好面子,尤其在熟人社会里;二,“榜”的作用是广而告之,将人推到大庭广众下,是孬是好,众口评说。这两点结合,激发出人的羞耻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07年起,在省委宣传部组织、推动下,我省的道德榜由孝德榜发展为以“孝、诚、爱、仁”为主题的“四德榜”,目前全省有2万多个村居建榜,占全省村居总量的30%以上。

      朱家村一位老太太,年近八十,有三个儿子。有一年,“赡养榜”上红纸黑字,老大、老三各孝敬老人300元,惟有老二200元。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老人拄着拐棍儿来到小卖部,激动辩白:每个儿子每年缴200元,这是他们家早定下的。今年老大、老三“擅自”加到300元,老二并不知情,不能怪老二。老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给自己“护脸儿”,老二很快补缴了100元。

      还有更让人挂不住脸儿的。

      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西辛兴村,以分数量化“四德”——10分,8分,5分,“四德”具体化为“条条杠杠”,每项“条条杠杠”都有“身价”,一月一统计,年终总统计,向全村公布。谁孬谁好,直观了然,虽然有点让人下不了台,但有错改起来也快。村民魏绪夫,前年因为把牛饲料堆在家门口,影响了环境卫生,被扣了8分,拉低了总分。好多人对他说“可惜”,他也觉得不自在。去年他再也没在大门口乱堆乱放,总分倏地就上去了。

      分数微小,却代表了一种美行、一分善心,莫以善小而不为。

      看得出,“面子”在这里发挥的作用很大,但如果和“里子”挂上钩,作用更大——“里子”关系着肚子和日子。

      曲阜市鲁城街道池涯居委会,专门买了电子称和血压计,每年“九九”老人节,老人都要来称体重、量血压。2月18日,我们来到这里。池涯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贾祥彬告诉我们,每年老人节那天,居委会都挤满了人,老人来领礼物、测体重、测血压,媳妇儿、小伙儿来看热闹。每位老人今年的体重是多少,去年是多少,轻了还是重了,当场报数。

      池涯居委会经济条件好,如果老人的体重比去年轻了,这家的儿媳妇就评不上好媳妇;评不上好媳妇,村里发的福利也就没有份儿。花生油、大米、猪肉,福利都是实打实的,都是填肚子、过日子离不了的。贾祥彬说,这样又丢面子又丢“里子”的事,出一次就够多了,从没在一家出现过两次。

      与激发人的羞耻心相对,“四德榜”的另一个作用,是“响鼓也用重锤敲”,促使一些品德高的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其实也是激发羞耻心,一种因为在道德上没有达到更高标准而产生的羞耻心、愧疚心。

      “孔德将,每天回家看望父母,每周两次陪父母户外活动,经常陪父母聊天”;

      “星允忠,每天回家看望父母,每周4次陪父母户外活动,经常陪父母看戏”……

      这是曲阜市陵城镇星家村孝德榜上关于“精神慰藉”的公示。每一条内容都具体到天数,量化到次数,不惮其细,不厌其烦。也是,孝心本来就是从细微处、从心灵深处来看的。在这样的氛围下,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星家村村民孔令友,今年快70岁了,他的母亲今年93岁。母亲跟着大哥住。孔令友对母亲非常孝顺,平时不但及时给母亲送赡养费、送粮食,还隔一两天就到大哥那边坐坐,陪母亲聊聊天。

      前些天,村里上一个水利项目,孔令友被派去看工地。工程忙,公事重,他一呆就是半月多,没能回去看看母亲。

      这么多天没去看老人,他感觉像犯了大错一样。工程终于完工了,他买上母亲爱吃的食品,急忙赶到大哥家。一进门,扑通一声跪下,一个头磕在地上:“娘,我好长时间没来看您了,给您磕个头吧。”

      花白头发,年近七十,跪在地上的人也是有孙子的人;发白如雪,泪眼婆娑,坐在堂上的人欲言不能,脸上却是笑着的——有一个如此敬亲孝老的儿子。

      《论语》记载,子游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道:今天人们认为能赡养父母就是孝,其实那些狗儿马儿也能养人;一个人不从内心里尊敬父母,和犬马有什么区别?(《论语·为政》)。孝的基础在于敬。处处有敬,敬人为重。

      夫子有灵当感知!2500年后,齐鲁大地上,他的桑梓后辈,忠实践行他的教导,既从物质上,更从精神上孝敬父母——“父母在,不远游”,近游几天也不安,这是何等高标准的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