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莱商银行拍出132辆业务用车 每年节支500余万元

2014-04-14 20:40:00 作者:王鹏  来源:大众网
14日上午11时40分,随着9号竞买大厅最后一辆拍卖车辆以6.37万元的价格顺利成交,备受关注的莱商银行业务用车网络公开拍卖落下帷幕。经过四天的网络公开拍卖,莱商银行拍出132辆业务用车,成交总额达1501.17万元。莱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莱商银行业务用车网络公开拍卖是莱商银行车改工作的一部分,符合莱商银行一贯倡导的精简效能原则,此举每年可节省支出500余万元。

      莱商银行发精简效能“强音”:

      拍出132辆业务用车 每年节支500余万元

      10日,在莱芜体育馆西侧停车场,停满了准备拍卖的汽车。(记者 王鹏 摄)

      大众网莱芜4月14日讯(记者 王鹏)14日上午11时40分,随着9号竞买大厅最后一辆拍卖车辆以6.37万元的价格顺利成交,备受关注的莱商银行业务用车网络公开拍卖落下帷幕。经过四天的网络公开拍卖,莱商银行拍出132辆业务用车,成交总额达1501.17万元。莱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莱商银行业务用车网络公开拍卖是莱商银行车改工作的一部分,符合莱商银行一贯倡导的精简效能原则,此举每年可节省支出500余万元。

      四天拍出132辆业务用车 规模之大业内少见

      10日上午9时,为期四天的莱商银行业务用车网络公开拍卖正式启动。莱商银行共有莱芜、济南、聊城、泰安、济宁、菏泽、徐州等7个分支机构,此次拍卖的143辆公车有不少是莱芜以外分支机构的公车,起拍价从5500元到67.5万元不等。

      据本次网络公开拍卖委托方莱芜市九洲拍卖行董事长邹学玉介绍,莱商银行拍卖的业务用车在行车里程、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吸引了不少有意向买家。此次拍卖活动共注册400多个账号,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位竞买者通过网络竞拍。

      “在网上大规模公开拍卖业务车辆,全省也不多见。”邹学玉称,自己所在拍卖行平时一年拍卖的公车也不超过100辆。据莱芜市九洲拍卖行统计,此次业务用车拍卖总数为143辆,通过四天时间的网络公开拍卖,共拍出132辆车,有11辆车流拍,起拍总额为1260万,实际拍卖成交总额达1501.17万元。

      “这样拍卖的公车不仅进行了市场化定价,拍卖出来的价格真正符合被拍卖公车的实际价值,同时由于是在网上进行拍卖,面向社会,身份不同的买主都站在同一起点上公平竞争,公正性有所保障。”拍卖行的一位分管经理告诉大众网记者。

      银行业务扩展网点增多 致业务用车数量增长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莱商银行前身是莱芜市城市信用社,2005年7月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2008年7月更名为莱商银行。目前现有工作人员1300多名,业务已经扩展到4个省,营业网点也在不断增多,随着业务发展,业务用车的数量此前一直持续增长。除莱芜本部外,目前共有济南、菏泽、济宁、泰安、临沂、聊城、徐州等7家分行,此次拍卖的143辆公车有不少是莱芜以外分支机构的业务用车。

      “我行此次业务用车网络拍卖,前期专门做过调研,借鉴金融系统、企业以及外地的车改经验及教训。”莱商银行相关负责人称,莱商银行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七家异地分行的业务车辆主要用于业务营销、检查等工作来往。以前考虑到异地业务较多,人生路不熟个人开车不便,所以车改较晚。从去年起,他们就着手准备车改,清理出143辆公车,将其拍卖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莱商银行倡导精简效能 每家异地分行留2辆

      “目前,各支行都已取消业务用车,只有7家异地分行每家保留2辆业务用车,莱商银行总部也只保留少量业务用车,保证正常业务运营。”该负责人表示,拍卖143辆业务用车将使车改“一步到位”,而拍卖公车也有利于银行精简节约,每年节省支出500余万元。

      “把业务用车拍卖之后,工作人员跑业务将主要靠私家车。”莱商银行负责人介绍,现在大部分的银行工作人员都具备购车能力,他们用私家车跑业务会有一定的交通补贴,补贴数额与具体业绩挂钩,“我行以往派发业务用车需要申请,再经办公室同意,协调和管理也比较麻烦。没有业务用车,业务员办事效率会更高,也会更加节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