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舌尖上的《舌尖2》: 是家常,还是“反常”?

2014-05-15 11:24:00 作者:王旭东  来源:山东商报

      上周六《舌尖2》的第四集《家常》播出后,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质疑:太过煽情做作、三观不正。昨日网友“Cheka-机枪天使”在微博上“揭发”:第四集中的小提琴女沈子钰其实是第四集导演邓洁的老公公司旗下的艺人,且近两年一直在演出,家里根本不差钱。对此总导演陈晓卿昨日回复了记者的短信:“当然是谣言,他俩都是上海电视台员工。”《舌尖2》在秉承《舌尖1》优势传统基因上有创新,并且,有网友称之“舌尖上的中国人”,想起家的感觉,让人勾起“乡愁”。或许源于期待值太高,所以也很挑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舌尖2》开始“反胃口”,吐槽不断。《舌尖2》可谓“实至名归”,它诠释舌头的功能:一是品味,二是吐槽。《舌尖1》原汁原味,让观众垂涎欲滴,旨在“品味”美食;《舌尖2》的功能更完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留下“吐槽点”,让观众且吃且吐槽,在品尝的同时过足吐槽瘾。这是《舌尖2》的高明之处,还是败笔所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舌尖2》。细节决定胜败。《舌尖2》确实在很多细节上出现“失误”,有的还弄巧成拙。“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但是,违背自然的“拔高”,艺术价值就会“跌落”。《舌尖2》第一集《脚步》 中开头那段采蜂蜜的桥段震撼人心——高达40米、相当于十层楼高度的大树。原来,是“移花接木”与“偷梁换柱”,被植物学博士顾有容瞅出漏洞——镜头是嫁接的,照搬了《人类星球》的故事架构。剧组创作,要创新不能创“薪”。小提琴拉出“风波”,总导演陈晓卿的“弦外之音”尚不足以服众。是电视剧里插播广告,还是广告里插播电视剧?是真实故事,还是以公谋私?是家常,还是“反常”?是通向艺术的《脚步》,还是喧宾夺主的“跑偏”?这些问题都有必要弄清楚。

      从吐槽《舌尖2》,让人想起挨骂的春晚。其实,都是公众对一些文化经济现象的评说,旨在鞭策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观点认为,文化产业不能“杀鸡取卵”,也不能“马上有钱”,不能让文化掉进钱眼里,不能让经济绑架文化发展,如何让经济给力文化,让文化回报经济,是门大学问。 王旭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