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聚焦“助残日”:康复教师短缺 两年招不到一个

2014-05-18 09:39: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李慧 戴玉亮
“老师不好找。课程多,辛苦,工作环境闹,弄不好还被孩子尿一身。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看就够了,连试都不想试。这两年康复中心一直招人,但一个也没招到。”董建亭说,教师的短缺,已成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最大障碍。

    点击浏览下一张  

    □新华社发  5月15日,在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谢小华(右)在教听障孩子练习发音。 

        ■聚焦“助残日”

      5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目前,我省共有570万残疾人。全省各地已建助残志愿者联络站2700多个,助残志愿者联络小组7.2万个,注册志愿者达到50万名,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122万人次。

      □ 本报记者 李慧 戴玉亮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5月15日,在潍坊博爱康复中心的训练教室,6岁的小雨一边拍手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

      小雨的妈妈说:“孩子出生几个月后被诊断为脑瘫,做了6年康复,现在终于能走上几步了。每当能多站一会,孩子就高兴地唱歌。”

      走一步路,伸一次手,写一个字……康复中心的十几个脑瘫孩子成百上千次重复着这些动作,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像正常孩子一样,能坐稳、站直、独立行走,然后上学、工作、融入社会。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也许孩子们重复上万次,进行康复训练一两年甚至数年,也无法伸直腿,站起来。现场往往是孩子急得大哭,大人偷着抹泪。

      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姜林骄说:“康复是所有残疾人朋友的第一诉求,也是最初级的需求。只有得到应有的康复,他们才能参与到这个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最初级的需求,恰恰是他们最大的困难。博爱康复中心校长董建亭介绍,脑瘫儿童的康复过程必须由一名家长全程陪同,一年下来,交通、住宿、饮食、康复等费用累计要5万元左右。

      据了解,为减轻残疾人的康复负担,潍坊将残疾人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其中0-9岁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和精神病患者实行免费服药,并给予资金补助。脑瘫、偏瘫、截瘫等9项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此外,潍坊还开展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免费安装假肢、免费安装助听器等扶助工作。

      董建亭表示,以脑瘫孩子为例,每年能得到大约13000元的扶助,但他们仍面临康复老师短缺等问题。

      “老师不好找。课程多,辛苦,工作环境闹,弄不好还被孩子尿一身。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看就够了,连试都不想试。这两年康复中心一直招人,但一个也没招到。”董建亭说,教师的短缺,已成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最大障碍。

      博爱康复中心现有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50多名,康复老师仅12名。由于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老师们几乎从早晨8点忙到晚上9点,一刻不停。工作强度大,但收入并不高,多数维持在两三千元左右。

      大学生们来了又走,但还是有人留了下来。2011年到康复中心工作的张明,家住坊子区,其父母希望他放弃这份辛苦的工作,回家开个小诊所。但因为放心不下这群患病的孩子,张明决定继续做这里的康复老师。

      “干这份工作,要拼体力更要拼爱心。”张明说。

      然而像张明这样坚持下来的老师并不多。位于潍城区的潍坊前展学校,是一所专门针对自闭症孩子进行康复的机构,在校孩子71个,康复教师30个。今年3月初,该校招聘了13位老师,但截至目前仅剩4个。

      “人家不愿意干也是情有可原。一天得上9节课,哪个公立学校的老师上这么多课?”前展学校校长王发兰说。

      据姜林骄介绍,潍坊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缺少专业康复教师而且工作量多,无暇顾及该项工作。截至目前,潍坊全市有55万残疾人,但每年仅有不到2万人有机会接受康复救助,残疾人康复工作任重而道远。

        原标题:潍坊每年仅有不到4%的残疾人有机会接受康复救助,教师短缺成最大障碍——两年招不到一个康复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靳红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