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缺失致使“一女三嫁” 涉事村支书被立案调查
在李素英承包的荒山上临沂齐鲁网记者看到,目前另一家公司经营的项目已经投入使用。眼看进行了前期投资、尚在合同期限内的荒山被他人开发利用,李素英开始为自己讨要说法。
一份不久前车辋镇政府出具的答复意见书显示,这片如今陷入纠纷的荒山,目前拥有三个“东家”。2009年,当地村委会曾以30年12万元的价格,将荒山承包给一家公司,期间该公司又将部分荒山转包,因首任承包者常年在外地做生意,该荒山一直未被开发利用;而在李素英之后,2012年村委会又将其以70年22万元的价格承包给第三家公司,目前已建成公司并投产使用。
调查显示,在收取了李素英15万元承包费后,村主任李政法并未将该费用上交镇经管站。自去年调查组介入时,当地官方已停止其职务工作,李政法也随之下落不明,今年4月份,兰陵警方以涉嫌诈骗罪对李政法进行立案侦查(立案号:苍公立字【2013】00219)。
车辋镇政府表示,在这起承包纠纷案件中,村支书李政法负有直接责任,但并未提及在第二份合同还在合同期,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知情情况下,为何第三份合同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通过和签署。
合同被侵权100多万投资打水漂 官方回应称愿补偿30万
李素英告诉记者,为了开发荒山,包括自己在内,大家先后投资了一百多万元。比钱投资打了水漂,最让她纳闷的是,是明明自己尚在合同期内,已经动工的荒山为什么又转给了他人,而且能够转让给别人。
对此,车辋镇解释称,调查显示,李素英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合同,并未在乡镇经管站备案,属于无效合同。且在李素英承包期间,该荒山始终“闲置”,经村委会讨论后,决定废除合同并转包给他人。
李素英对此并不认同。在她看来,自己中间暂停工程进度是因为儿子重病迫不得已,而且在儿子生病前,先期已经花费百十万破土动工,这也并非始终“闲置”。
而两次主持了先后将该荒山同时转包给两家公司的时任牡丹池村所在片区支部书记的王路明则向记者表示,在签订李素英的承包合同前,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的相关办法走了程序,是符合规定的;而废止李素英的承包合同,完全是镇政府相关领导拍板作出的决定。
对此,车辋镇党委书记马新华在接待李素英时对其表示,在将上述荒山承包给第三方时,自己并不知晓李素英仍在合约期内,对于自己是否对此事负有领导监管责任语焉不详。“考虑到李素英的损失,乡镇决定协调补偿其30万元,并协调她另想选址建厂,如果对此仍不满意,建议她依法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