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渤海区抗战的艰难岁月里,有这样一位战斗英雄——他征战十几载,四度负伤,驱寇杀敌屡建功勋;他一生功名无数,两胜顽症,心系百姓扶危济贫。至今,渤海区一些风烛残年的老人还能回忆起,那当年勇猛打鬼子、负了伤还亲手击毙两个鬼子的刘营长,以及那段骨灰中有二十八片弹片的身后传奇。家乡人的念念不忘,汇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渤海区老战士刘竹溪。
刘竹溪,原名刘庆濂,滨州滨县人。1937年4月,年仅17岁的他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与领导了胶济铁路警员抗日武装起义,打响了鲁东抗日第一枪。年少峥嵘,从那时起,刘竹溪就义无反顾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东北及平津的流亡学生和难民纷纷经海运南下,山东军阀韩复榘、沈鸿烈之流,不仅不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反而把运载流亡学生的列车甩在一边。无限期的等待,使滞留在益都车站的一些流亡学生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困境。
面对众多的苦难同胞,刘竹溪等人在铁路段发起了向流亡学生捐献钱物的活动,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同情,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热情捐助。当时,年轻的刘竹溪把他离家时母亲给他缝在腰带内侧的五块银元全部捐出,还贡献了一件崭新的厚毛衣,披在了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学生身上。
进入抗战时期,刘竹溪多次历任要职,作战数百次,几度负伤,为开辟“沾利滨”地区、巩固清河渤海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那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日本侵略者疯狂地对我军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蚕食”,刘竹溪对此甚为愤慨。同年8月,刘竹溪带领精干武装70余人,从黄河入海口一带的垦区出发,穿过田野的青纱帐,跨越利国、张王庄敌伪据点附近的“封锁沟”,进入沾(化)利(津)滨(县)三县边区,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踩住了日寇的尾巴。
刘竹溪带领的这支精干武装,仅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便将在沾利滨边区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二百余个村庄,部队也由70余人发展到150多人。1945年6月,刘竹溪率部参加“蒲滨战役”,配合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先后攻克了芍药李、蒲台县城、北镇日伪据点以及滨县伪县长杜孝先的老巢鳌头周,全歼守敌。同年7月,滨县独立团宣告成立,全团官兵已发展到近千人。不久,日军便宣布投降。此后,滨县独立团编入渤海军区特务二团,刘竹溪任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