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图书销售渠道的拓展以及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2012年、2013年多家知名书店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纷纷倒闭,北京的风入松、第三极书局消失,济南三联书店、致远书店关门,这种局势下书店纷纷寻求突破,转型“24小时书店”成为一种创新。今年7月全国11家24小时书店召开研讨会,让实体书店再次成为焦点。几个月过去,24小时书店模式是否被读者认可、这个模式能否被更多大城市书店借鉴值得关注。
本报记者 师文静
超预期销售翻番>> “24小时”扩大品牌的意义更大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可以说是11家24小时书店里最受关注的,因为它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今年4月转型24小时运营以来,北京三联韬奋书店这盏午夜仍然亮着的“灯火”吸引了更多读书人。
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给记者提供了一个数据:从4月8日试营业截至7月27日,该店营业110天销售良好,夜间总零售额220万元,每夜平均达到2万元;白天总零售额473万元,日均零售4.3万元;总零售额达到693万元,每天零售额为6.3万元,是去年每天零售额的2倍。张作珍称,“从转型24小时书店以来,销售额基本上翻一番,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张作珍称,开24小时书店是一种尝试,当时出版社也没有期望“24小时”后销售能扩大多少,最大期望是收回投入成本。“但是,书店转型24小时之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来体验和购买图书的人非常多。另外,三联韬奋书店转型的意义很大,通过大家对24小时书店的认可,可以扩大三联书店这个品牌。”
11家24小时书店除了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之外,还有来自深圳、广州、青岛、杭州、郑州、西安等地各具特色的书店。青岛“明阅岛”24小时书店也是想用来扩大“明阅岛”这个品牌。青岛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茗茗称,青岛新华书店开办24小时书店,目前来看社会效益的考虑大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我觉得‘明阅岛’24小时书店,应该是‘明阅岛’品牌系列未来发展的一个探索。未来有可能要进行‘明阅岛’外文书店、‘明阅岛’艺术书店、‘明阅岛’古籍书店等品牌的打造。”
不仅是销售时间拉长>> “24小时”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24小时书店的意义不完全在于拉长了售书时间。24小时书店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让读者进得来,二是读者进来以后留得住,三是留住以后读者愿意消费。也就是说,要真正把人流变成客流。三联韬奋书店转型后的措施值得借鉴:“升级服务,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举办多种活动,吸引读者到店体验和购买;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与雕刻时光咖啡馆联动经营。”
张作珍称,三联书店出版社当时专门拨付近80万元对书店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空调、整修停车场、升级电脑,更新书架、书台,增设阅读桌、阅读凳、阅读灯、阅读垫,开设免费Wi-Fi,书店还借助出版社的优势邀请文化名人举办文化沙龙。这样书店就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而成为城市休闲之地。“当然,11家率先试水者对于24小时书店有个共识,就是必须以书为主。”
10月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8.3%的受访者所在城市有24小时书店,49.8%的受访者去过24小时书店,82.6%受访者愿意去24小时书店,60.9%受访者感觉24小时书店是很好的夜生活方式,69.2%受访者认为24小时书店引领了一种热爱阅读的生活方式。
书店经营各有思路>> “24小时”不能盲目跟风
张作珍称,24小时书店对于全国的书店或许能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在书店的转型上有个引领,其他城市也可以尝试24小时经营模式。
但是,不少业内人士也强调不能盲目跟风于24小时书店模式,书店要综合分析自身是否有条件转型24小时。张作珍称,公益性是24小时书店的普遍追求,是文化担当,是一种对文化的坚守。对于一些品牌书店,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各地政府都应扶持能起文化名片作用的人文书店,当然书店拿了政府扶持资金也应该投到书店中去。国家给了我们100万元扶持资金,目前我们对三联韬奋书店的总体投入已超过了这个额度,抓住机会使用好这个资金,还想在北京之外把24小时模式复制到三联书店中去。”
谈到济南还没有出现24小时书店这种经营模式,张作珍称,“山东省是文化大省,文化底蕴很深厚,其实可以做。一个城市应该具备一个文化名片一样的书店,没有这个书店,一个城市的魂就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