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晁明春 通讯员 李娜 刘学谦 报道
本报济南讯 手龙绣球灯、八卦益智灯、芯子灯扮玩、山东快书、山东落子、齐长城民间传说故事、扁鹊传说、崮山馍馍制作技艺、孝里米粉制作技艺……历史文化悠久的济南市长清区拥有的非遗文化涉及9大类、38个项目,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35项。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长清区将非遗保护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培育非遗文化小剧团,发挥农民能动性,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魅力。
为此,长清区对全区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普查,摸清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整理建立起了《保护名录》。工作人员共收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500余项,谚语、方言100余条,调查收集民间舞蹈10余个,拍摄古建筑、古墓碑、牌坊等民俗照片1000余帧,整理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线索汇编》长清区卷等3套文献资料。同时,还成立了以老专家、老艺人、老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顾问小组,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专家下乡等形式,辅导培养民间艺人、民间业余文艺团队、文艺骨干,鼓励广大群众开展自发的文化艺术活动。
目前,该区拥有省级农村优秀团队8个,省级农村优秀文化人才60名,培育了80多支农民小乐队、30余个民间文艺团体、328家文化专业户,打造了一系列农村特色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