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ee.jpg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
ww3.jpg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山东新闻
青岛ATM机将可以刷脸取钱 几秒就能搞定
2015-10-26 15:12:00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核心提示:

  招商银行宣布推出“ATM刷脸取款”业务,长城证券借助刷脸技术实现远程开户,微众银行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远程发放首笔贷款,京东钱包首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平安普惠金融最快可以6分钟贷款……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成为高频词并逐渐在金融领域运用,“刷脸”受到高度关注。当前“刷脸”技术在哪些领域已在使用?金融机构为何争相竞逐“刷脸”技术?“刷脸”时代到来,刷脸识别概念股蓄势待发。我们将聚焦金融领域的“刷脸”时代,全方位解读“刷脸”技术应用,为读者揭示这一新兴技术的现状、原因及受益概念股等。

  近期,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取款、开户、贷款、支付等金融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步让人们进入 “刷脸时代”。而岛城市民也正在陆续体验“刷脸”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随着招商银行近日宣布推出“ATM刷脸取款”业务,用户可通过刷脸、手机号码和密码实现取款业务。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市民不久将可享受到这种便捷的取款方式。而在券商刷脸远程开户方面,青岛大型券商已基本全部可实现。

  刷脸取款: 对现场光线等要求高?

  消费买单,刷卡要输密码,招商银行日前推出的“刷脸取款”业务,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无需插卡即可取款,让刷脸买单“靠脸吃饭”的时代更近了一步。虽然招行“刷脸取款”业务在岛城暂未落地,但招行不少员工已提前体验过这一新型取款模式。

  据招行青岛分行工作人员朱冰介绍,招行刷脸取款实现之后,ATM取款机的屏幕首页多出一项“刷脸取款”功能,点击该选项,将脸对准摄像头,几秒后系统给出验证结果;验证成功后,客户需输入手机号码;最后,输入取款金额和密码,就可完成取款。

  朱冰表示,“刷脸取款”应用了“三维成像技术”,可帮助拍出视频、照片等平面影像,还可进一步利用核心算法对人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将误识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并保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市多家银行分别在可视柜台、柜面应用了可视化技术,辅助远程坐席及柜员完成客户身份核验,但这种并不是人脸识别技术。据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对光线和人脸角度要求比较高,目前行业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拒绝率在10%左右。

  单日“刷脸”限额3000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刷脸取款仍然是无卡取款的一种。此前,多家银行都已推出了类似的业务,用户事先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进行预约,凭预约码就可以在ATM机上取款。与现有的无卡取款相比,刷脸取款的优势在于进一步简化了用户的取款流程,无须事先通过手机银行进行预约。相对而言,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用户体验。

  据招行青岛分行个金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刷脸”取款每日限额为3000元。招行已对深圳和上海的少量ATM机进行改造,接下来还会对全国的ATM进行评估,如果条件合适,会对这些机器进行改造。“招行总行正在全国推广,而青岛有望在年底用上刷脸取款方式。”这名负责人说。

  据了解,目前正式在业务环节运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银行还不少,除了招商银行外,微众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西安银行等都有类似相关业务。此外,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等已成立内部团队研究该项业务。

  券商: 大券商实现“刷脸”开户

  银行刷脸取款业务刚落地,但券商开户早已迈入“刷脸”时代。伴随“一人一户”限制性规定的取消,除了由投资者在不同券商的转移成本下降带来的行业佣金率的竞争外,为吸引和留住客户,各家券商开始在开户上做文章。记者从岛城主要券商营业部了解到,长城证券等多家券商早已开始人脸识别应用试点。

  记者近日亲自体验了一把刷脸开户流程,进入手机开户界面后,输入手机号、上传身份证照片、再拍摄个人照片,就进入人脸识别过程。“在人脸识别过程中,一般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如张张嘴、闭上眼睛或头后倾45度等‘人脸活体验证’,核对成功后,开通账户的基本过程就完成了。”长城证券青岛台东一路营业部总经理崔艳在指导记者开户时提醒说。记者完成开户业务用时4分钟,感觉还是很方便。

  崔艳表示,自今年年初开通人脸识别开户业务以来,他们超过90%的开户业务均是通过“刷脸”完成。“今年整体开户情况特别火,其中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开户的客户占到总开户数的90%以上。”

  光大证券青岛营业部分析师国龙介绍说,在2014年底中国结算发布的 《非现场开户实施办法 (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已将单向视频见证和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网上开户手段之一。目前,国内中大型券商基本已经能够实现 “刷脸”开户的要求,而且根据业务的需求,内容还在不断完善。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至少可以省去70%以上的审核工作量。近几月开户量的总和中网上开户占70%以上,部分券商则高达90%左右,人脸识别应用于券商网上开户将面临历史性机遇。

  前景: 未来可望“靠脸吃饭”

  除了银行、券商,不少机构也都在加快布局刷脸技术应用。微众银行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远程发放首笔贷款。记者了解到,使用微众银行在二次绑卡环节,用户需要通过人脸验证和声音采集。

  与此同时,京东钱包首推人脸识别技术,而平安普惠金融通过人脸识别最快可以6分钟贷款。

  其实,除了受监管最严的银行,其他非银机构,尤其是互联网公司,早就把人脸识别用在了更多的金融场景中,包括海通证券、借贷宝等,均已实现刷脸识别。

  今年7月,平安普惠金融推出了刷脸贷款。而此前,用户申请贷款时,大多需要到实体门店做身份核实,完成面签。

  未来,刷脸还将在移动支付领域广泛应用。在今年的汉诺威IT博览会上,马云现场通过蚂蚁金服的扫脸技术,通过人脸付款购买了一枚汉诺威纪念邮票。

  争相刷脸 背后有大“蛋糕”

  银行、券商、互联网大佬等纷纷布局刷脸技术抢占先机 业内人士提醒刷脸技术有待成熟

  金融机构为何争相竞逐“刷脸”技术?是为了实现远程金融扩大业务种类,还是为了降低成本,抑或是为增强使用安全性?记者近日也采访了刷脸应用的金融机构,调查他们采用刷脸技术带来的优势。例如,银行采用刷脸应用,其直销银行可加载贷款、汇兑及理财业务等更多业务品种。

  未来将移植到贷款业务

  进入2015年以来,多家银行开始在业务中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而招行有关负责人称在此方面准备了两年之久。

  实际上,突破现有技术限制,作为远程业务手段,人脸识别技术被银行业寄予厚望。岛城一家股份制银行个金部负责人表示,该行已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但眼下只能应用于近场识别,实现对客户的识别、分类管理。

  这名负责人还透露,该行目前正在筹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建设点对点的互联网信贷系统。其设想是,借助远程设备,信贷人员可以远程和贷款客户沟通,为其提供贷款咨询,甚至办理贷款业务。

  记者也了解到,岛城农行、招行、交行等银行网点已开始使用人脸识别开户,个别银行采取“人脸生物特征识别+后台人工审核”相结合的双重验证模式,未来有望将其引入到直销银行手机客户端的新用户注册环节。

  招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周天虹对此表示,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银行又没有这么多的人员,因此人脸识别将大有可为。目前,招行人脸识别可搜集到的可信客户数量为平均每天6万户,一年可达2000万户,用3年时间,其可信片源库将会极为丰富。

  另外,直销银行秉承了银行去中介化、纯线上化、打破物理限制的自我定位,而人脸识别优化开户环节,对吸引新增客流有较大帮助。不难看出,业务受限于区域的城商行,将对人脸识别运用在直销账户开立上表现积极。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研究人脸识别,它是技术趋势之一。只是每家银行有自身的限制性因素和业务侧重,我们没有那么快推出实际应用场景。”一家股份制银行青岛分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受访时说,人脸识别的应用方向应该是直销银行开户和理财签约,该行专门设立了技术团队。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均由电子银行部牵头,积极研究人脸识别技术。

  券商: “刷脸”开户省时省力

  除了刷脸取现以外,券商远程刷脸开户也在积极推进。长城证券、华林证券、湘财证券等已获准作为首批试点人脸识别开户的券商,其中长城证券成为业内首家全面铺开人脸识别开户的券商。

  “‘刷脸开户’区别于普通网上开户的最大优势就是一个‘快’字。”据长城证券台东一路营业部总经理崔艳介绍,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开户,无需再进行人工视频见证,只需用手机“刷脸”即可完成开户。“刷脸技术应用降低了我们的人工成本,因此我们的佣金也降到岛城最低,这对我们和客户来说是双赢的结果。”

  据悉,传统的网上开户方式是通过客户上传身份证影像资料和实时双向视频通过后台见证人员人工确认用户身份,存在客户排队等待时间较长,券商支持7×24小时运营的成本较高等问题。人脸识别开户的核心在于突破了网上开户的瓶颈。 其它: 人脸识别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生物识别技术一直是金融机构暗中备战的重要领域。实际上,除了招行刚刚推出的“刷脸取款”,人脸识别技术此前已经应用在了一些银行的远程辅助核身开户和弱实名电子账户(如直销银行账户)开立。其他非银机构,尤其是互联网公司,早就把人脸识别用在了更多的金融场景中,包括海通证券、借贷宝等,均已实现刷脸识别。

  例如,平安普惠7月推出的刷脸贷款产品“平安i贷”;8月中旬,微众银行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PP上线;互联网金融P2P平台众可贷也于9月5日上线了 “人脸识别技术”。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是高效、快捷,指纹、人脸技术在资金交易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简化支付流程,最重要的是,通过生物特征识别完成支付环节,可大大提高支付安全指数。

  一个例子或在预示人脸识别热潮将至——一家国内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商近日发布新一代摄像头和云系统解决方案。“它其实也是我们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江苏银行相关业务部门人士受访时曾提到,据他透露,好多家银行都采购了他们的系统。

  其实,2015年以来,腾讯、阿里等多家公司开始加码布局人脸识别产业,希望将人脸支付技术的应用延伸到金融业务领域。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尽管人脸识别技术还属于新事物,但仍有市民表示愿意“尝鲜”。“我个人还比较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但是就要看它的安全性和安全度有多高了。”岛城市民王先生表示,他十分愿意尝试人脸技术,不过他也担心,不成熟的技术会拖累人脸技术的使用。

  提醒: “刷脸”技术有待成熟

  人脸、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应用,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然而如何保障资金安全,也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目前业界对“刷脸”服务仍存争议。业内专家表示,刷脸开户和刷脸支付、取款,目前从技术的成熟度来看,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存在权衡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困境;第二,更严重的问题是,即假体欺骗问题,这也是刷脸支付可能面临的最大的技术挑战。要保证安全性,就要提高“刷脸”精度,而这样会导致自己的脸也频频刷不了;但降低精度的话,却又让冒名顶替变得容易了。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山世光博士日前表示,尽管现有人脸识别技术在LFW等人脸数据库上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5%,但这不等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所有应用场景下都已经成熟了。总体上人脸识别在金融、安防等场景中的很多应用尚不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链接: 中外都有哪些公司玩“刷脸”

  1、芬兰创业公司Uniqul

  人脸识别支付系统于2013年7月由芬兰创业公司Uniqul全球首次推出。Uniqul公司告诉用户“今后逛超市连手机都不用带”,消费者只需在收银台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自动拍照,扫描消费者面部,再把图像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对比。消费者面部信息同时与支付系统相关联,消费者只需在触摸显示屏上点击“OK”确认,交易过程即告完成。

  2、PayPal

  2013年8月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全球最大的网上支付公司、eBay旗下Pay-Pal宣布,其在英国的12家商场推出依靠“人脸识别”的支付系统。

  在这一智能支付系统下,购物者事先将自己的银行账户或者信用卡与PayPal相关联。然后用户的姓名和照片就会被发送到商家的电脑上。商家与用户确认了消费金额后,点击用户的照片即可从PayPal上收取费用。

  3、腾讯微众银行

  号称无营业网点、无营业柜台、无需财产担保的微众银行,在1月4日以一种颇为“炫酷”的方式放出了第一笔的贷款。这是微众银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完成的,后台软件系统先识别出申请人身份,并与公安部身份数据匹配成功,同时微众银行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最终判断具体授信额度。(记者 锡复春)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http://sd24.dzwww.com/heze/)、大众网菏泽频道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娜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