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2月22日,元宵节一过,今天,也就是各大高校迎来开学的日子了。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心情真是百感交集。因为过了这个寒假,开学后一要面临论文答辩,二要面临找工作。齐鲁网记者就给大家盘点下山东高校大学生创业发展现状,给那些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们做个参考。
未创业群体高于创业群体 男性创业者多于女性创业者
根据2016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主题研究成果《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基于山东省的调查研究》公布,在山东全省143所高校中按地市分层随机选取了38所高校进行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研究对象方面,未创业群体高于创业群体,且男性创业者多于女性创业者。
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男性占比59.1%,女性40.9%;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男性60.9%,女性39.1%。
在性别方面,男性创业者的比例高于女性创业者的比例,男性创业者仍然是创业群体的主体;同时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和在校大学生群体的男女创业者的比例大体持平,即表明不论是校内创业还是毕业后创业,男性创业群体仍占主要比例。
创业者年龄呈年轻化态势 大专或本科学历占据主体
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调研中,年龄在25岁以下占比50%,26—30岁占比28%,高于30岁占比22%;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中,22岁以下的占比91.2%,高于22岁的占9.8%。
在文化程度方面,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研究生及以上在读的有占比5.8%,大专或本科在读的占比26.5%,大专或本科的占比44.2%,其他23.5%;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研究生学历为5.2%,本科学历为62.8%,专科学历为32%。
在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中,具有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76.5%,占绝大多数比例,即接受过高等学校教育的群体更倾向于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在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中,本科学历占62.8%,即本科生群体在创业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
理工类学科居首 农村生源创业者占多数
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被试所学专业排前四类的分别为理工类、文史类、工商经济类、社科类,各类占比分别为30.9%、18.7%、16.4%、7.1%;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者的调研中,被试所学专业排前四类的分别为理工类、文史类、工商经济类、医学类,各类占比分别为33.1%、32.9%、8.2%、7.5%。
尽管创业群体所学专业具有多样性,各个专业均可以从事创业活动;但是基于对不同专业的分析,理工类居首。
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生源地为城市占比41.5%,农村占比58.5%;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生源地为城市占比41.6%,农村占比58.4%。在大学生创业群体中,农村生源的创业者占大多数。
创业初期最大困难:启动资金和选择项目 资金问题成最大压力
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被试在开始创业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启动资金和选择项目,分别占比35.7和30.9%。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被试在开始创业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排名前两位的分别为选择项目和启动资金,分别占比41.5%和36.8%。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资金和创意仍然是桎梏其创业的最大困难,是其开展创业活动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致力于解决其资金获取和项目选择问题。
另外,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被试认为创业面临的最大压力的排序中,前两位为资金和场地,分别占比50.9%和13.9%;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被试认为创业面临的最大压力的排序中,资金占比达79.5%。
这个数据显示,不论是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还是在校大学生群体,资金问题均是其最大压力。调查者认为,为了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政府应给与其相应的政策扶持,例如税收政策、贷款政策等,并鼓励社会种子、天使基金的发育,促进其创业的开展。
大学生创业群体偏向生产类领域 初始团队多为小群体
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创业领域占比排名第一的为农业生产类,第二位生产制造类,排名第三的为电子产品销售类,排名第四的为建筑工程类;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创业领域排序的前五位分别为农业生产类、生活商品销售类、生产制造类、教育咨询服务类、生活服务类。
这个数据显示,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所属创业领域具有多样性,同时大学生创业群体偏向于生产类领域,而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在关注生产类领域的同时也倾向于销售及服务类的领域。
在对于毕业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创业团体在2人之下占比45.4%,2—5人占比35.6%,5—10人占比12.4%,10人之上占比6.6%;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研中,2人之下占比54.7%,2—5人占比27%,5—10人占13.2%,10人之上占比5.1%。
可见,在初始创业团队方面,大多数群体为5人以内的小群体,且2人之下的团队占比最高,这说明个人创业的比例仍十分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更应该提醒大学生应该审时度势,加强创业者思维创新的培养。作为高校,应该为高校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改善禁锢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传统思维模式,提供更多前沿思想和方法;其次,要为高校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更多的路演机会,让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运营思维,实现“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