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一城四乡 > 教育

少有凌云志 巧手舞翰墨

2011-09-19 18:52:00 作者:李小红 来源:大众网
她是“2008全国最具人气的小书法家”,她的书法作品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大赛金奖、第四届中华海内外少年儿童书画大赛金奖、国际少儿书画大赛特等奖、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大赛金奖。

    向韩国金浦市中学生赴鲁参观团团长赠送作品

    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合影

     

        她是“2008全国最具人气的小书法家”,她的书法作品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大赛金奖、第四届中华海内外少年儿童书画大赛金奖、国际少儿书画大赛特等奖、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大赛金奖。
        她曾先后三次参加央视网主办的书画大赛,第一次8岁,获得银奖,第二次10岁,获得金奖,第三次12岁,获得了唯的一金奖。
        她还被评为“山东省才艺小能手”,先后荣获菏泽市、牡丹区优秀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她叫凌巧,一位来自菏泽市牡丹区实验中学初三·二班的13岁女孩。 
        “书法欣赏没有一个死杠杠,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就造成了不同的欣赏风格。这一次比赛得了大奖,下一次就不一定有人欣赏这种风格,这就要宠辱不惊。”一次次的获奖,并没有让凌巧飘飘然,问及获奖的感受,凌巧的回答成熟而睿智。

        在凌巧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教她背古诗和三字经,两岁的时候,她就能看懂一些带图画的故事、会背很多古诗了。“我从6岁就拜菏泽市牡丹区美协副主席董平先生为师,是他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领进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凌巧说她与书法结缘是在6岁那年,开始练习书画时她感觉很好玩,后来就对枯燥的写写画画感到厌倦了,经常假说肚子疼偷懒,这时老师和父母就不停地鼓励她坚持下去。2004年底,刚练习了半年书法的凌巧参加了一次书画比赛得了金奖,这坚定了她学习书画的决心。以后的日子里,练习书法成了她的习惯,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的每天上午,她都要临帖练字,即便在目前初三学习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凌巧仍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练习书法,平均每周练习30小时左右。

        “练习书法能提高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眼界和对美的认知,当你深入进去的时候,会忘却时间和疲累,会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它的由来、意境,想要更多地知道每一种书体的背景,每一位书者的风格,这是很多人所不能体会的。”谈及对书法的理解,凌巧如是说。

        针对近期热议的“书法进课堂”,凌巧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是中华汉字书写文化重新振兴的一个起点。如今电脑的普及让人们不再用心去体会方块字的美妙,从学生的书写抓起,相信能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现状。”

        凌巧十分热心班级工作:为建好教室后墙的学习园地,她主动从网上查资料、搞设计,评比栏、展示栏、竞技场,让人耳目一新;听到学校建班级图书角的号召,她急忙捐出20多册图书;看到班级活动缺班费,她就把利用寒假自己写春联、卖春联挣得的80元钱交给班主任作班费……

        论学习,每次考试凌巧基本上都是班级第一,也经常获得级部第一,被学校评为“学习之星”。暑假开学第一次主课竞赛,凌巧再次取得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建的中学,我是这个学校的第一批初中生,在学校成绩好并比一定代表在全区、全市甚至全省出类拔萃。我觉得我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充实。”凌巧谦虚地表示。
        谈及学习方法,凌巧说:“学习方法应该因人而异,每个人应根据自身的优缺点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记忆力差的可以用抄写弥补,理解能力强的不必死记硬背。最老套却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预习—学习—复习’,我觉得应该把预习放在首位,复习次之,学习放最后,但很多人本末倒置了。” 

        凌巧极富社会责任感,她曾为汶川地震一次性捐出2036元。“一次性捐出这些钱对我和我的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父亲一个月的收入才1500多,当然对灾区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大数目。但是这点钱可能会对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很重要,而我存着这些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用上,相比之下,让更需要的人来用这笔钱是正确选择。”凌巧说。

         凌巧,一名德艺双馨的阳光女孩,正在她成长的道路上用心书写着她的精彩人生。

                                                                 李小红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