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鲁西南地区发生特大旱灾,加上日伪军的烧杀抢掠,菏泽县抗日军民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老百姓普遍缺粮,甚至没有吃的,战士们的口粮也由每天的一斤半下降到八九两。吃不饱饭就节约菜金,买榨过油的花生饼充饥。生活虽然艰苦,但战士们情绪很高,都说:“这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吃树皮草根好的多,我们能熬过去”。
1943年3月,在一次反抢粮战斗中,菏泽县大队部通讯员龚四虎身负重伤。史管理员想方设法给他找了点白面,做了一碗面条。小龚坚决不吃,叫送给卧病在床的房东老大娘。感动得大娘趴到小龚身边掉着泪说:“孩子呀!这碗面大娘我说啥也不能吃,我已是60多岁的人了,你还年轻,又负了伤,你吃了养好伤,还能去打鬼子,还可以为国家出力!”他们一小一老,一军一民互相谦让,在旁的人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时,粮食成了抗日军民性命攸关的严重问题,也是抗日根据地存亡的大问题。1943年5月上旬,鲁西南地委、军分区联合在大张集召开干部会议,县、团以上干部参加。地委书记戴晓东作了关于保卫麦收的报告,他说:今年麦子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保卫麦收,打击日伪军和顽军的抢粮行动,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关系着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几百万人民的生存,关系着我们能否坚持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存在,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根据地委、军分区会议的精神,菏泽县委在长明区薜义屯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区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决定了以下具体措施:l、做好抢收抢运,快打快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快藏的准备工作。2、以区为单位,根据本区情况,组成若干机动抢收队,由区长统一调动,主要任务是突击抢收敌伪据点周围的麦子及敌我活动交叉地区的麦子。3、县基干大队一中队配合灵圣区队,封锁河南王村的日伪军据点,掩护群众收麦;二中队配合青邱区队,封锁马岭岗据点日伪军,县武工队配合长明区队,封锁打击李旺屯据点日伪军,分区派来支援麦收的独立团六连作为县里保卫麦收的机动力量。5月底做好一切准备,6月初根据各区麦子成熟情况展开抢收。4、由县委书记、县长等组成麦收指挥部。县机关干部、工作人员一律分散到各区参加麦收。5、采取由外向内、先难后易的顺序,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由于动员深入,措施有力,准备充分,在抢收抢运的战斗中,党政军民一起动手,声势之大,情绪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家自编自唱一首“保卫麦收”的歌曲,就反映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场面。
一片麦田黄又黄,党政军民割麦忙。
抗日将士在前方,家中割麦有人帮。
日本鬼子野心狼,一心要把中国亡。
汉奸走狗皇协军,帮助鬼子抢我粮。
抗日军民一起上,保卫麦收士气昂。
只要今年收成好,多打粮食送前方。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一手拿枪,一手握镰”。青邱区在收割马岭岗据点周围的麦子时,炮楼上的敌人乱放枪。干部、群众非常沉着,不理睬敌人那一套,照样干活。汉奸区长贾小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当天快亮时命令他的部队出据点抢粮,叫喊“你们收割,我们来运”,赶着大车想把麦子抢回据点。谁知我们收麦的军民早已经作好了准备。敌人刚走出据点,埋伏在附近的青邱区队和县大队二中队,奋勇出击,经20多分钟的战斗,歼敌10余人,剩下的敌人丢下车辆、牲口抱头逃回据点,再也不敢出来了。6月21日,菏泽日军出城掩护汉奸队抢粮食。他们拖着几十辆大车,经簸箕屯、刁屯直扑王浩屯。县保卫麦收指挥部决定,待敌返回时截击其车辆。县基干大队与独立团6连,在敌运粮返回的道上裴庄寨附近设下了埋伏。下午5点左右,敌运粮车辆返回,进入我军埋伏地。我军采取隐蔽接近、突然袭击的战术,拦腰切断了敌人的前后联系。日本人在前头乱放枪,因为天晚不敢回援;伪军在后头乱喊乱叫各自逃命,运粮大车全部被缴获,调转车头往西南方向根据地赶运。这一战斗,进一步激发了军民抢收麦子的积极性。到7月初,麦子基本抢收完毕,菏泽县取得了保卫麦收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