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寨村,抗日战争时是东垣县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这个近千人的大村寨,抗战前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抗日战争中发展了40多名党员,多次抗击日伪的进攻,被抗日军民誉为南天一柱,抗日红堡垒。
借枪抗日
战前王高寨是个地主村寨。大地主王清和拥有几百亩土地,当着村长。他本家王联芳、王保芳也是大地主。王家3户地主占据着村里的大部分土地,半数村民是佃户。王家为了镇压群众,保护其家产,胁迫一部分中农户出钱买枪,成立了保安队。王清和以村长的名义兼保安队长。他们依仗权势,任意敲诈勒索,迫害群众,王家大院成了“阎罗殿”。
1938年到l939年,直南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同国民党濮阳专员丁树本联合抗日,抗战气氛高涨,城乡都有了抗日团体。王高寨成立了抗日救国会,还有妇救会、儿童团、姊妹队,一起宣传抗日,群众情绪很高。王清和虽然不满,但他听说河西、河北这一带“共产”闹得厉害,也无可奈何。1939年春,王高寨中共地下支部根据中共东垣县委的指示,成立了抗日自卫队,并决定把保安队的枪搞过来,用于抗日,为此党支部开了几次会,谋划策略。在端阳节前的一天,王兆玉同抗日自卫队的几个负责人到王家大院找王清和借枪。
王兆玉是王高寨地下党支部书记,为人侠肝义胆,精明强干,长于谋略,是王清和的老佃户。王清和对他是清楚的,平时就同对其他佃户不一样。所以没等王兆玉走进大厅,王清和就端着很长很长的水烟袋迎上来,并客气地说:
“不知乡亲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请进”。把人们迎进大厅。
“老东家,我们这些人都是庄稼汉,生来是直肠子,有话都是直来直去。有件事来同你商量。”王兆玉也不失礼的说着坐下来。
“对,对,有事就请讲,我们大家好商量……”王清和
说着也坐下来。王兆玉大大方方地坐在一把位置显要的太师椅上,把随身带来的抗日宣传品放在桌子上说:“东家,你是村长,又是村里的首户,从小喝墨水,有远见,现在日本鬼子已经打来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保家卫国,今天和你商量一下打日本、保家乡的事。”
王兆玉的话没说完,王清和忙插话说:“对,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王兆玉接着说:“村里的自卫队已建立起来,就是没有枪。我们来给你商议,意思是借一部分枪给
我们!”
王清和一见王兆玉来就知道没有好事,但没想到是这一条,所以听到要枪,脸一下就变色了,眉间拧成了疙瘩,停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这,这……这个事情兄弟我作不了主,枪是好多家出钱买的,还得商量商量……”王兆玉知道他不会同意,这是意料中的事。停了一会又说:“如果你作难,这样怎么样,政府号召抗日救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出一部分钱我们买枪也可。”王清和一听要他出钱,又是半天说不出话来。王兆玉最后说:“这样吧,枪和钱暂时不好办,你先帮个人场吧,你在救国会挂个名儿?”
王清和一听这,脸上的疙瘩一下解开了,把手往大腿上一拍说:“好,我赞成抗日,就按你说的办,咱们合伙好啦,我也来个毛遂自荐,当个副会长吧!”“那就一言为定,今天就讲到这里。你准备一下,尽快上任,抗日当紧啊!”王兆玉站起来将手往桌子上一拍说。随后,人们走出了地主的楼院。
路上人们议论说:“他一不出抢,二不出钱,净落个救国会副会长,是不是太便宜他了!”王兆玉向大家解释说:“现在是要争取更多的人参加抗日。王清和能真心抗日,我们是欢迎的.再说,枪是他的命根子,不下金钩,难钓鲤鱼.我们主要是搞枪!”
王高寨地下党支部的分析和打算是:一方面争取王清和参加抗日救国,一方面认为保安队里的人大多数是雇农佃户,干保安队多是不得已,只是为了混碗饭吃,真心实意给地主当狗腿子的只是个别人。支部靠上去,通过保安队里面两个地下党员做工作,多数人会提高觉悟,条件成熟,动员大家把枪拉过来。
经过一段工作,保安队的工作作好了,抗日自卫队请王清和开会。他特地换了一套过节的衣服,戴了一顶新礼帽,走进了自卫队。王兆玉客气地让他上座,请他讲话,给大家说说抗日的道理。王清和真的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抗日的话,王兆玉还带头鼓掌。王清和显得很得意,认为王兆玉还把他当东家。接着王兆玉讲话,先说了搞宣传发动群众的事,尔后又提到枪的问题,请王清和拿主意。一时弄得王清和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汗珠儿一直往下淌。最后他想玩个鲤鱼脱钩的办法,说:“我看这样吧,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卫队也好,保安队也好,反正都是抗日的,枪跟人走,让弟兄们任意选择吧!”王清和心想,保安队是他亲手培养多年的人,而且每月都要发饷,谁肯到自卫队去,干熬眼,没一个小钱。他们不去,不能说我不给枪了吧!王兆玉说。“好,还是东家知多见广有办法,我看也行,那现在就把保安队集合起来,谁愿上那边去,叫大家自选。”王清和哪里知道支部事先做了工作,结果30多个保安队员中,当场报名参加自卫队的就有27人。剩下几个爪牙一看这场面,当面把枪交给王清和不干了。王清和这一下是真傻眼了,眼看着连人带枪交给了自卫队。越想越恼,没想自己威风多年,没斗过一个穷佃户,可是又没法反悔,因为法子是自己出的,只得哑叭吃黄莲——有苦难言。回家躺在床上睡了3天。
“抗日自卫队”有了枪,牌子正式挂起来。通过整编,区里又发给几支枪,分为3个班,全村30多支枪全部掌握在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手里。王高寨有了真正的人民抗日武装。
敲山震虎
1940年冬,直南、豫北相继沦陷,日伪军对东垣一带不断扫荡,扶植汉奸建立伪政权。这时大地主王清和看着天要变了,撕掉了抗日救国的假面具,投靠长垣伪三区区长陈万诚,当上了伪乡分长。他本家王联芳当上了乡公所的文书,王家楼院又成了乡公所,整天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由于抗日自卫队有几十条枪,又有牢固的群众基础,他表面上不敢轻举妥动,自卫队也采取静观态度。
一天夜里,党支部副书记王清元突然被几个匪徒密秘绑架了。经过调查,是伪三区谍报队队长王老虎干的。王老虎家住邻村王子洋寨,他和大地主王清和、王联芳有拉拢,经常到王高寨乡公所吃喝,赌博,出出进进,刺探共产党党组织和自卫队的活动。很清楚,事情同王清和有关。党支部决定针锋相对,除掉这个“本地害”,来个敲山震虎。
秋天,王老虎结婚,王清和、王联芳特地为他请了一班吹鼓手。自卫队队长王清平领着队员王健、王兆义到了王子洋寨。待夜深,吃酒闹房的人去后,自卫队员以闹房为名到了王老虎的红烛还亮堂堂的新房外面。他们隔着窗棂往里一瞧,新娘正伏在桌子上抹泪哭泣。
“开门,开门!”王清平等一边敲门,一边说:“喜酒我们也要喝一碗呀!”
“甭闹啦,老伙计!天快明了,还叫人家睡一会不……”王老虎在屋里咕咕哝哝地说。
“啪!啪!”又是一阵敲门声。“喜酒我们是一定要喝,新房我们一定要闹,别不给面子!”
王老虎爬起来,不耐烦地“呼啦”把房门拉开了。王清平等一拥而进,把乌亮的枪口对准了王老虎的脑袋。
活捉了王老虎,吓坏了王清和,他对其心腹说:“这几个穷小子真厉害,动不动就玩命。”汉奸头子陈万诚多次拼凑力量到王高寨进行袭击,也没有占到便宜。
深夜截击
1944年6月9日夜,王高寨党支部得到情报,陈万诚要派“黑杀队”偷袭王高寨。党支部、自卫队决定中途截击,消灭来犯之敌。
自卫队同陈万诚的汉奸队多次交锋,已经摸准了他们的活动规律。天黑之后,自卫队长王清平便带领自卫队员悄然出村,远道迎接“贵宾”。自卫队埋伏在离村10多里的李焕堂村北的坟地里,布好的伏击圈,单等敌人进入。半夜时分,100余名匪徒顺着大路向王高寨进发。带队的是黑杀队长王鸿恩,这家伙是土匪出身,惯会掏窝子杀人,他打算后半夜趁人们熟睡之后,进村偷袭。因为这里离王高寨较远,敌人行军中还嘁嘁喳喳的说话。在闪烁的星光下,自卫队员看得清清楚楚,为首的那个大个儿就是汉奸队长王鸿恩。他不时发出粗野的声音:“走快点,不准掉队!”
敌人离伏击圈越来越近了,大家屏着气,耐心等待着,待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圈后,王队长一声令下,步枪、手榴弹劈头盖脑地向敌人猛击。敌人万万没有想到在离王高寨l0多里的地方就中埋伏遭袭击。因为他们没有准备,一听枪响乱作一团,像猪炸了群,四散逃窜。王鸿恩正要拉开手枪反击,自卫队员王健“叭”的一枪击中他的手腕,这家伙像狗熊一样栽倒地上。另外3个伪军也被打伤,当即被自卫队活捉。其余匪兵拼命朝着王店方向逃窜了。
血染村寨
1945年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反攻,日伪军在作最后挣扎。反动的东西就是这样,越到垂死阶段越是残忍和疯狂。
最近几个方面的情报都证明敌人正在调集力量准备对王高寨进行血腥屠杀。为了对付敌人的进攻,党支部、自卫队进行了积极的准备,派出侦察人员探听敌人的动静,同周围村庄进行联防。4月7日召开群众大会,动员男女老少时刻准备打击进犯的敌人。会上支部书记王兆玉讲:乡亲们!我们已经跟敌人打了8年,几位乡亲为抗日献出了生命。快要胜利了,敌人在垂死挣扎,准备对我们下最后的毒手,我们要经得起考验,保护村寨取得最后胜利。群众通称“黑大爷”的50多岁的农会会长王宪文上台讲:打仗都要听指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接着讲话的是妇救会主任冯莲如,她说男的只管打仗,后勤工作包在俺妇女身上;男的倒下了,妇女就冲上去!甭看她是妇道人家,讲活也很有号召力。她是党的地下老交通员,不断化装到敌占区,甚至打入敌区、乡内部获得大量情报。最后自卫队长王清平说:自卫队员立即检修武器弹药,作好战斗准备。会后按照部署,黑大爷领着壮年人检修寨围工事,深挖战壕;冯莲如组织妇女儿童把石头、砖头瓦块,迅速搬到寨墙下,全村立即投入紧张地备战工作.
1945年4月7日敌人集中东明、考城600多日伪军,于8日黎明前把王高寨包围了。当街上的信号钟一响,村自卫队和男女老少同仇敌忾,手持长矛大刀,粪杈锄头,走出家门。按照预先的部署,几名联络员潜出村外,分别去同各村和县大队联系支援。自卫队长王清平自带第一班把守村寨的西南面,农会会长王宪文率二班把守村寨的东南面,王兆玉和王兆义带三班把守东北面,西北靠黄河故道,由持长矛、红缨枪的壮年把守。
天刚蒙蒙亮,敌人就发起了进攻,以密集的炮火向村内疯狂射击。寨内沉着应战,毫不畏惧。在火力掩护下,汉奸土匪头子陈万诚首次组织攻寨冲锋。一群匪徒还没爬上寨墙,便被守寨自卫队一阵猛烈射击,连滚带爬地狼狈退下。敌人一连发起4次冲锋都被自卫队击退。陈万诚气急败坏,骑着马东冲西撞指挥第5次冲锋,他挥动皮鞭在敌群中乱打乱抽,像疯狗似的叫骂:“只准向前,不准后退,退却者立即枪毙!”鬼子中队长也骑着洋马,挥舞着东洋刀,叽哩哇啦的叫嚷:“退后的不行……死啦死啦的有……”
在匪首和鬼子队长的威逼下,原来争着往后退的敌人又一齐冲杀上来。在这枪林弹雨中,敌人的手榴弹落在了自卫队长王清平的身边,他立即捡起来甩在村外,炸倒了三、四个敌人。人老胆壮的王宪文看见一小股日寇和汉奸突然越过寨墙窜入村内,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他手舞着长矛带领自卫队员把越过寨墙的敌人又打了回去。
战斗越来越激烈,村西南前沿阵地一所房子被打得着了火,烟雾呛得自卫队员睁不开眼。在迷漫的烟雾中,王清平同志不幸中弹牺牲,敌人乘机窜入寨内,王宪文迅疾赶来增援。当他走到南门西侧一个打粮场上,正好和七、八个敌人遭遇,于是,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魂的肉搏战。鬼子和汉奸依仗人多,叫嚷着要捉活的。王宪文把上衣一抡,机智地绕着几个麦桔垛和敌人拼杀。他一连刺倒了几个鬼子和汉奸,身受8处重伤,英勇牺牲时手里仍攥着武器。王清平,王宪文的壮烈牺牲,使乡亲们胸中燃起了更加炽热的复仇之火。
敌人进寨后,自卫队员和群众一面坚持巷战,一面掩护全村妇女、老幼残弱撤到村当中的楼院,由妇救会主任冯莲如负责,固守阵地,坚持最后斗争。
在激烈的巷战中,自卫队员和群众机智勇敢,团结战斗,使敌人到处受到袭击。儿童团员史小斗正往楼上搬运砖头,一群匪徒把他团团包围起来,威逼他放下手中“武器”。史小斗捡一个半截砖向一个敌人脸上甩去,砸得那个家伙满脸是血。几个匪徒一拥而上,要挑杀史小斗,小斗从人缝里钻出来就跑,敌人一齐在后面追。女民兵贾秀英为保护孩子,立即扑上去夺敌人的枪,她被匪徒砍掉了一支胳膊,仍然与敌人坚持搏斗。贾秀英的丈夫王善福赶来,冲上前就和敌人拼杀在一起。史小斗得救了,贾秀英却光荣牺牲了,王善福负了重伤。
天亮后,持枪自卫队员全撤到了楼院。敌人放火要烧楼,一堆堆的柴禾已把楼门堵严。妇救会主任冯莲如有胆有识,她领着姊妹队把砖头瓦块像雨点样掷向匪徒,敌人被砸得头破血流,不敢近前。鬼子队长骂道:“饭桶的滚开,死啦死啦的有!”几个敌人冲过去引火烧楼。在殊死搏斗的生死关头,一个自卫队员从楼上甩下仅有的一颗手榴弹,“轰隆”一声,炸倒了好几个敌人。
上午9点,突然村外一阵清脆的军号响,王健在黄堌村搬来县大队的两个连,六区区中队的两个班赶来增援,周围联防村的武装也赶来支援,敌人仓皇逃遁。这时聚集在大楼上的自卫队员一齐出动,手持长矛大刀把敌人堵截在院当中,杀的杀,砍的砍,敌人乱作一团。鬼子中队长慌了手脚,拨马逃命。县大队通讯员小李飞步向前,对准鬼子队长,一枪将其击毙于马下。敌人一见头子丧命,个个如丧家之犬,争着逃命。县大队及自卫队员,一直追杀到距村10里的荆岗、兰通一带,毙俘敌4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各一部,凯旋而归。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为纪念死难烈士和王高寨的抗战功绩,党和政府为王高寨立了英勇抗日纪念碑,让死难烈士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