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QQ截图20140707200156.jpg
有图有真相,14幅图告诉你我们的价值观。
QQ截图20140701154955.jpg
今年3月28日,菏泽市委书记于晓明在党的群众...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未标题-2.jpg
坚持正风肃纪,治理“庸懒散、奢私贪、蛮横...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政务经济
中国经济形势扫描:应对挑战 稳健前行
2014-07-16 17:02:00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李平
今年一季度,在外需不振、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明显下滑。4月份以来,为了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坚持宏观调控基本方向不变的基础上,政府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支持棚户区改造、减免中小企业税费、加快铁路基础投资等“微刺激”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近期我国经济企稳迹象明显,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集体改善,显示经济活动不断扩张、经济景气度逐渐上升,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

 然而,全球经济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面临“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仍然需要警惕,把注意力从短期的稳增长转向改革的动力问题,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政策建议如下:

  1、强化金融资源的市场化调控和资产负债管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和融资结构,并鼓励金融有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中国金融深化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一方面要着力创新金融调控方式、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强化金融资源的市场化调控和资产负债管理,通过窗口指导、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存贷比、监管费、财政贴息和税收激励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在优化增量的同时逐步调整盘活存量,并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特别是加大对“三农”领域、新型城镇化和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新兴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等领域的定向金融支持。另一方面,要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和融资结构,还需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场建设,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价格传导机制。特别地,要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金融产品、投资者和融资中介多元化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资本市场结构创新。

  2.高度警惕可能集中出现的企业债务违约问题,既要打破刚性兑付,又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当前,要高度警惕中国企业的高债务率和债务违约问题。由于前期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房地产企业扩张过快,近几年企业债务率攀升过快,2014年可能会有更多资不抵债的企业集中出现债务违约问题。要加快经济主体的市场化建设,打破刚性兑付痼疾,建立真正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机制,让投资者自担风险,通过市场约束道德风险和信贷增长失控问题,发展健康的信贷市场,推动资金流向更优质的资产。通过公开拍卖、公开的第三方介入等方式,建立透明的、市场化的违约处置机制。鉴于中国企业之间通过漫长的信贷链条紧密相连,许多债务合同是由第三方担保的,在决定是否要拯救一家陷入困境的企业时,要把系统性因素作为最主要依据,既要允许正常违约,又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推进可持续型的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如果仅仅依靠宏观调控的宽松政策,即使可以实现今年稳增长的目标,但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杠杆率会抬得更高,累积的产能过剩和债务问题会更趋严重。因此,需要权衡利弊,推动更多有利于稳增长的改革措施,寻求发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力。利用当前经济增长下滑的压力,倒逼各方面的改革加速,以尽快释放改革带来的增长红利。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稳增长有两大对策:一是创新投融资模式,着力引入长期权益性社会资本,推进可持续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打破垄断,放松准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责任编辑:靳红标
妫f牠銆�<<123>>閺堫偊銆�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