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菏泽市二院手法复位让耳石症患者不再眩晕

2020-04-23 18:14: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王哲

  大众网·海报新闻菏泽4月23日讯(通讯员 王哲)近日,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马秀玲再次为一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患者手法复位成功。该患者为62岁男性,因反复发作性眩晕7小时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表现为翻身时突然诱发眩晕,发作三次,每次持续约半分钟左右,发作时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马秀玲通过详细问诊,结合患者眩晕发作特点,初步判定为耳石症。行体位激发Hall-pike试验阴性,Roll-test引出双眼背地性眼震,右侧弱,提示耳石粘附于右侧水平半规管嵴帽。

  据马秀玲介绍,在耳石症患者中,以后半规管耳石最为多见,占比70%-90%,水平半规管约占10%-30%,而粘附于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更是少见,手法复位时需要先让粘附于嵴帽的结石脱落至水平半规管后臂,然后再使用Gufoni手法,让后臂的耳石回归至椭圆囊上,复位难度比较大。

  为了让患者尽早摆脱耳石症困扰,马秀玲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患者实施了手法复位。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机制是由于骨质疏松、内耳微循环障碍、外伤、炎症、焦虑等多种原因,导致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脱落,进入流动着淋巴液的半规管管腔中或粘附于壶腹嵴顶,随着体位变动,脱落的耳石在半规管的淋巴液中翻滚沉浮,或粘附牵动壶腹嵴,打乱内在平衡,传递错误信息给大脑,产生眩晕。临床主要表现为在翻身、起床、躺卧或低头等体位变动时,突然诱发的一种短暂性眩晕,患者会感觉到天旋地转,有时伴有恶心呕吐,有的患者为此会极度害怕恐惧,担心自己脑部出了大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菏泽市二院神经内科在临床诊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原有诊疗项目基础上,增设了头晕专病门诊,从病因、发病机制、诊治、康复、预防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全面的管理。特别是对于发病率较高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取独特的手法复位,疗效显著。

责任编辑:王文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