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重磅专题 > 2013专题总汇 > 群众路线在菏泽 > 第一书记在行动

"第一书记"带头"吃蟹" 食用菌成大义镇致富好帮手

2013-12-12 22:09:00 作者:刘 进  来源:大众网菏泽频道
“最初引进食用菌致富项目时,我们就注重致富机制的构建,后来我们发现,好的机制带给我们的是更宏大的致富产业链。”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帮包巨野大义镇的”第一书记”王建东,这样总结他的一年半的帮包工作。王建东与山东局其他四位”第一书记”王洪泉、刘立强、鞠传孟、胡敏一起,为巨野县大义镇3个帮包村带来了致富的宏大构想。

    苗庄村大棚金针菇种植场景

    驻村“第一书记”胡敏与种植户主在现场谈金针菇种植管理技术

    大王庄大棚场地建成后的水泥路面

     

      大众网菏泽12月12日讯(见习记者 刘进)“最初引进食用菌致富项目时,我们就注重致富机制的构建,后来我们发现,好的机制带给我们的是更宏大的致富产业链。”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帮包巨野大义镇的”第一书记”王建东,这样总结他的一年半的帮包工作。王建东与山东局其他四位”第一书记”王洪泉、刘立强、鞠传孟、胡敏一起,为巨野县大义镇3个帮包村带来了致富的宏大构想。

     

      归整土地种上食用菌,首吃“螃蟹”获丰收

     

      大王庄村是巨野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12年,全村的398口人被集中安置到4栋多层的住宅楼及老年公寓里。新村建设后复垦出130亩土地,这些土地集中而整齐。在帮扶的大王庄村的”第一书记”王建东看来,村里闲置的这片土地,撒上种子就是希望。但关键是选什么样的种子会带来最大的效益。经过4个多月跑市场、外出实地调研学习,与村民达成共识后,“第一书记”们决定在村里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已经成熟,可以系统的引进,规模化种植更有优势,正符合大王庄村的现有条件。”王建东说。

     

      很快,利用省扶贫资金和中国冶金总局山东局的帮扶资金,王建东带领大王庄村民平整、硬化了土地,建起了大棚,买来培养设备,引进了菌种。大王庄全村共建设食用菌大棚40个,大棚的建设总面积达60余亩。

     

      “第一年,我建起了两个大棚,一个大棚每年能收入三四万,今年我又扩建了2个大棚。”种植户祝玉宝说。

     

      今年元旦前夕,几十年不遇的严寒袭击全省,这个时节正是金针菇成长关键时刻。温度低于15度,金针菇将停止生长,四十个大棚面临绝收的危险。对于第一次引进的种植项目,难免会遇到困难,这一点王建东早有预料。王建东及时联系到镇里的领导,带领村里的种植户在各个大棚门口支起锅炉,维持住了棚内温度。

     

      “当时幸亏王书记及时站出来,不然,我们也不会取得第一年的丰收。如果当时真的失败了,很容易就影响了我们村种菌的积极性。”祝玉宝说。

     

      示范效应带动邻里村,目光瞄准产业链

     

      眼看大王庄村第一年种植食用菌就取得了丰收,邻村村民动了心,很多人主动找到”第一书记”,表示想要试一试。担任山东局第二批“第一书记”工作小组的组长王洪泉,把在同是山东局帮包的马河村、苗庄村种植食用菌的提上了工作日程。

     

      带着马河村、苗庄村有种植意向的村民,“第一书记”们积极沟通村民,两个村流转土地20亩,建成了6个新式大型食用菌大棚。

     

      “大王庄村的成功,在帮扶村和周边村庄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这也给了我们动力,把这个示范作用保持下去。”王洪泉说。

     

      “第一书记”深知,任何成功的模式都少不了先进的技术的支持。引进食用菌伊始,“第一书记”就积极联系巨野县人力和社会保障局,给种植户集体上培训课。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有些人对听到的课程吃不透,运用起来不灵活,“第一书记”们就定期走进种植大棚里,亲手指导种植户。

     

      现在,大王庄食用菌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对于下一步的打算,”第一书记”表示,在继续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将开展菌种制作。

     

      “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是,逐步向外地大型金针菇基地看齐,以大王庄基地为龙头,带动周边基地或者辐射外地基地,形成从种植到菌种制作、金针菇粗加工、金针菇罐头精加工完整的金针菇种植和产品产业链。”王洪泉说。

     

      打造致富产业好机制,持续发展是根本

         

      “目前,三个村庄的金针菇、平菇长势良好,丰收在即,第一茬金针菇就要收获了。”谈及到今年食用菌的收货形势,王洪泉难抑心中的兴奋。

     

      在王洪泉看来,能有现在的丰收景象,与他们平时注重的体制建设有密切关系。“第一书记”刚来帮包村不到一周时间,就制定了“团队协作,侧重分村,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不管是抓党建,还是促脱贫,山东局三位“第一书记”都会密切协作,分村不分家三个村庄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任务。这种大家一起使劲的思路,使大王庄村、马河村、苗庄村各项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这种内部的合理运作取得的成果,在食用菌种植上,表现最为突出。”王洪泉说。

     

      “第一书记”的帮包任务会持续三年,三年过后,怎么让村里持续发展下去,成为“第一书记”们仔细考量的问题。引进项目是第一步,给这种好项目以良好的机制,不依靠任何个人也能持续发展,是“第一书记”们最终目标。

     

      这种良好的机制建设在大王庄食用菌基地的成功上得到体现。“成熟基地+村集体+农户”共同合作的组织体系,村民投入与政府、帮包单位扶持相结合的投资关系,这种机制使村民利益与基地建设紧密相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农民自身的创造性,按村民自愿、自发原则组合合作社,激活了合作社内部的活力。”王洪泉。

初审编辑:丁厚勤
责任编辑:李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