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巨野县农业农村局绘就“农”墨重彩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01-29 17:02: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孟晗

  大众网记者 陈孟晗 菏泽报道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巨野县农业农村局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粮食供给能力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近年来,巨野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省、市农业农村工作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县工作目标,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开拓进取,实干担当,取得明显工作成效,“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食为政首,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严守耕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35.5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53.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13.5亿斤,储备粮数量和保障人口人均占比均居全市第一,是国家第二批农作物品种评价展示基地、山东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全县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蔬菜生产总量达到137万吨,年产值达到32亿元。生猪存栏量32万头、出栏量40万头,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探索“线上+线下”帮扶模式。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建立防返贫监测“智慧云平台”,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将关口不断前移。全县纳入监测帮扶户231户、661人,全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累计使用各级财政资金10.5亿元,发展产业扶贫项目658个,年稳定收益6500万元,高标准建设就业帮扶车间238个,2万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聚焦特困群体兜底保障,巨野县农业农村局还投入财政资金8000余万元建设博爱学校、医养中心,全面实现特困学生免费托管教育和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兜底托养,让帮扶更有速度,救助更有温度。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县域经济才有更强竞争力。在巨野,以“政府引领、科技驱动、品牌带动、数字赋能、功能拓展”赋能传统农业提档升级,富民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小麦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繁种、生产、加工产业链条,全县小麦及面粉精深加工日加工量达6000余吨;大蒜辣椒产业优势明显,全县大蒜冷藏加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140多家,佳农国际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大蒜出口企业,出口量连续17年全国第一;肉鸭产业达到百亿级规模,入选菏泽市231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蛋鸡产业快速发展,现有蛋鸡存栏量1200万只,规模居全省首位。

  此外,巨野县成功创建“好乡邻”公共区域品牌,让“土特产”变“金招牌”,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46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

  园区可汇聚发展合力,聚势发展动能,使产业集群热潮奔涌。近年来,巨野县农业农村局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44个、农业产业园18个,推动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园区汇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园区规模,加快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带动就业3万余人。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103家,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聚焦路域美、村庄美、田园美、庭院美,实施“四美”共建,全县616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建设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6个,创建清洁村庄星级村124个。

  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坚持示范带动,突出规划引领,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在17个镇街均建设一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涉及243个行政村,全力打造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齐鲁样板,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3年,巨野县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好诠释。

  奋楫正当时,聚力再出发。下一步,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将着力在政策创设、制度创新、要素保障、多元投入上下功夫,力争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方面取得突破,为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初审编辑:李欣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