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40320641272229893.jpg)
“红盾情”爱心委员会主任侯玉林给孩子们发书
![](./W020140320641274723412.jpg)
孩子们在课堂上读书
大众网菏泽3月20日讯(通讯员 吕洪乾)近日,记者跟随牡丹区关工委“红盾情”爱心委员会的侯玉林主任再次来到菏泽荧星文化小学,看望了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孤困班20名孤困学生。来到学校时,孩子们正在上课。我们悄悄地来到二年级教室外面,看到孤困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声的朗读课文。菏泽荧星文化小学的书记陈传莲介绍,书本是国家统一教材,课程一般连续上两周,休息3天,孩子们可以回家一趟,见见爷爷奶奶等其他亲属,学校用车接送。
“孤困班的孩子们大都是6-14岁不等的孤儿,根据年龄的大小,分在不同的年级。”陈传莲给我们介绍了孤困班孩子的情况。她高兴地说:孩子们比刚入校时,已有了很大改善,个子长高了,学习成绩进步了,越来越活波,和同学们完到一起了。刚入校时,有些孤儿面黄肌瘦,还不入群,有些孤儿自闭。学校给孩子们专门请了心理辅导老师对孩子心理进行积极辅导。该校政教处主任王文明就是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师。他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一件小事,有一个叫崔玉女孩,在孤困班中年纪最小,今年7岁,上一年级。有一次过星期了,别的孩子都回家,她却抱着陈传莲校长的腿,喊着“陈奶奶,我不想回家,我要跟着陈奶奶。”当时陈传莲校长一直陪着她也没有回家,他很感动。
学校对每名孤困儿童都建立了学生档案。从学生档案来看,11岁的卢思思原来入校时的成绩处于及格线上下,最近这次考试3门主课都在90分以上。人也比入学时活波了许多,还学习了声乐。
侯玉林同志给孤困班的20名学生带来了《雷锋的故事》《鲁宾孙漂流记》《百孝篇》等20多本图书和20件新衣。课间休息,他和陈传莲一起为孤困生发放了新衣和图书(如图),孤困生领到新衣和图书,非常高兴。侯玉林边发新衣和图书,边鼓励同学们还好学习,长大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说只要是孩子们好好学习,会一直支持到他们大学毕业。问到孩子们学校好不好,孩子们齐声回答好。孩子们高兴的围着他说笑着。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下课时,孤困班的孩子和老师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名老师当母鸡,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跟了长长的一排,另一名老师当老鹰来捉,转来转去,引来孩子们阵阵笑声。在大家的鼓励下,目前上六年级的12岁的王燕玲轻声的给陈校长唱起了《隐形的翅膀》。看到孩子们在学校里健康成长,每个人都感到欣慰。
我们参观了孩子的宿舍,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三面带隔板的小床,床上的被褥很厚实生活老师赵瑞莲说:“每个宿舍都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晚上和孩子们一起睡,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放学后,孩子们统一到学校的餐厅就餐,今天中午吃的肉丸子汤,孩子们用缸子打来,一个个吃的很香。问其中的一个孩子“能吃饱吗?”孩子“能。”10岁的吴长蒙在旁吃着看着我们笑陈传莲书记介绍,学校为孩子们配有专门的营养师,一周七天主食都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菜配,还有包子、大米、稀饭、花卷、馒头等。孩子们都比入校时体重增加了不少。目前,一个孩子全年的费用包括学费、书费、教育费、生活费等将近1万元,只靠一个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共同关注他们。
侯玉林介绍,孤困班的20名学生是他们“红盾情”爱心委员会的爱心人士从全市200多个村庄,通过严格考察筛选出来的,都是失去双亲、或单亲家庭特别贫困的孤苦儿童,是最需要帮助的人。2014年春节,“红盾情”爱心委员会的委员们和社会爱心企业人士来到孤困儿童代表家中,陪他们一起过年。爱心人士先后来到牡丹区都司镇侯楼村孔祥丽、孔祥茹两姐妹、都司镇宝珠口村吴长蒙、马岭岗镇伞头王村王燕玲家中。分别为他们送去了500元现金,棉衣、毛衣、文具、图书、食用油、大米、面粉、肉、春联等爱心物资以及社会浓浓的爱心。勉励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成长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孩子们很受感动。
侯玉林所说: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到学习、生活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社会充满爱心人士多关注孤困班。下一步将再招收20名孤困儿童。他呼吁社会有志之士,伸出援助之手,每年拿出8000元,就能帮助一个孩子一年健康成长。希望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注这些贫困孤儿,为祖国培养一个人才,帮助他们的实现美丽的梦。如有意向者,请拨打电话0530-5197900。